披褐堂
发表于 2007-2-16 17:46
有晋人残纸的味道,好!
zr98
发表于 2007-2-17 00:17
原帖由 披褐堂 于 2007-2-16 17:46 发表
有晋人残纸的味道,好!
谢谢。多批批!em13
淡然
发表于 2007-2-17 09:16
用笔\结体,都好,有才气,只是觉得在疏朗上欠了一点,用笔\主要是结体方面少了一点爽气,要散一点,一孔之见.淡然
吴亚非
发表于 2007-2-17 11:45
临的很细腻
感觉有不少笔画墨不入纸。
a3
发表于 2007-2-18 03:40
em1 感觉挺好
书法艺术票友
发表于 2007-2-18 09:40
em1
zr98
发表于 2007-2-18 15:12
祝兄弟们春节快乐!em14
晋缘堂主
发表于 2007-2-18 21:22
临出了晋人的韵致。
不知您的字帖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有些地方还不够细致,比如“多、远、粗、安”等字,表现的还不够,也许您的帖子有问题,因为您完全有能力表现出来原帖的细节部分,这是“王字”最精彩的地方啊!
zr98
发表于 2007-2-18 23:34
原帖由 晋缘堂主 于 2007-2-18 21:22 发表
临出了晋人的韵致。
不知您的字帖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有些地方还不够细致,比如“多、远、粗、安”等字,表现的还不够,也许您的帖子有问题,因为您完全有能力表现出来原帖的细节部分,这是“王字”最精彩的地 ...
谢谢堂主指出不足。字帖是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很精美,没有问题的。问题还是出在自己,怎么样在强调书写性的同时不丢掉细节,能做到“稳、准、狠”,并化作一种手指手腕的自然反映,对于我来说还要慢慢的去体悟!em13
晋缘堂主
发表于 2007-2-19 21:22
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字帖都比较好,叫“历代名家墨迹传真”,可谓下真迹一等。
先生所言“怎么样在强调书写性的同时不丢掉细节,能做到“稳、准、狠”,并化作一种手指手腕的自然反映”,说的很到位,我们在临习时要尽量做到,但在创作时往往很难把握,这也不能说我们能力低下,历史上多少书家都知其中奥秘,做到能有几人啊???后人把其简化了,最典型的是赵子昂、董香光、沈伊默、白蕉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