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剑 发表于 2007-2-7 21:44

当代书法发现(批评)需要勇气和胆识

当代书法发现(批评)需要勇气和胆识



      艺术有时候只是一种感觉而已。高二适说沈曾植枉有书名;白蕉说康有为书如烂稻草绳。高老是低级之论吗?白蕉是胡说八道吗?沙耆快死了才被发现,美术界那些冠冕堂皇的名流都到医院去看他。他认识他们吗?他已经昏迷不醒插上氧气瓶了,国内知名的美术评论家纷纷发表评论说沙耆的发现足以改写整个中国油画史。沙耆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我不得不由衷的钦佩诗人骆一和,他指着放在墙角年仅25岁的诗人海子留下的一堆用化纤袋包裹诗稿,毫不怀疑地说:这是我国贡献出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诗人,一如德国贡献出的歌德和荷尔德林。而事实呢?后来有一大帮诗歌评论家说:海子的死意味中国失去了本世纪(20世纪)获得诺贝尔奖的唯一机会。海子是天才以前的人。(欧阳江河语)海子今天被当作神一样受到青年诗人们的推崇,他的作品被编进大学教材。几乎每天都有人到他的家乡海子墓前去拜祭,他们称之为朝圣。也是诗人骆一和在诗人在世时就呼之为大诗人的昌耀是个在中国西部被流放了20多年的“罪人”,而这样的罪人后来成了青海省作家协会的主席,他的诗歌倍受诗坛关注。
    书坛呢?太功利了.当代书坛需要有勇气有胆识的发现,需要像骆一和那样的人。


这本是我涉及网络之初写的一个帖子中我的一个回帖,在当下纷乱的书坛,我觉得很有必要从另一个角度去关注。
在网络中很高兴看到如虫甬兄的一系列从文化层面展开的思考,每读之文,都生出一种欢喜心,又陷入一种文化及传统的思索,而我的关注有时却是直面真实的现状,喜欢去伪存真,近期正在修改一篇关于艺术家生存状态的小说,其中也涉及上述那段旧帖子中的呼吁。每当看到电视上又掀起向某某同志学习时,家母总是说:为什么雷锋到死了才开始学他。为什么老是这样。
从艺术家生活的角度,我希望每个人都是毕加索,而不是凡高。
(小说将在春节期间推出)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7-2-7 23:54 编辑 ]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7-2-8 04:19

想法是好的,只是过于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理想社会中,不要相信桃花源。
老宫这两年一直在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上层打交道,你的所有的愤懑、不平、看不惯都是过于封闭自己的结果(我也有,现在尤甚,年底了,嘿嘿),这些领导也想做一些有利于艺术、生活的事,可一个国家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大企业,都是老总负责制,其他人没有任何发言权,分配之初都有着建功立业为国家作贡献的念头,当一次次的挫折来临,一点点的棱角也被渐渐磨平,取而代之的是无所事事的混日子,没有空间供你挥霍了,其实生活除了书法还有很多很多值得留恋、值得深究的,你的这心情可以理解,媒体只是呼吁,结果还得决策,细数当今社会所有发生的重大事件,作决定的永远不是说话最多的
有一位朋友的朋友是一位大房地产商,尤其喜好书画,曾经数次运作过美协春节的团拜会,数次汇集书协的高层、老书家联谊,非常成功,启功、炳森、柳倩邹德忠、廖静文......等很多都是其座中常客,在他的资助下,另一位朋友至今已经读到央美王镛研究生班,唯一的一位......他也讨厌这种制度下地不作为,但体质决定一切,艺术家没有了生活来源是不会创作出好作品的,饿着肚子创作?不敢想。饭桌上向这位朋友敬酒最多的都是那些大书法家,大画家,大艺术家大......,同级别的书协的各部门委员却鲜有人举杯,这多少说明了一点问题吧,说话永远是说话,做不的决定的
你们江浙的余任天老先生不也是命运多舛吗

虫甬 发表于 2007-2-8 09:01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7-2-7 21:44 发表

这本是我涉及网络之初写的一个帖子中我的一个回帖,在当下纷乱的书坛,我觉得很有必要从另一个角度去关注。
在网络中很高兴看到如虫甬兄的一系列从文化层面展开的思考,每读之文,都生出一种欢喜心,又陷入一 ...
“从艺术家生活的角度,我希望每个人都是毕加索,而不是凡高。”
说的好!
对先生的小说,也在期待中。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2-8 10:50

青凯最崇尚的诗人就是海子,曾经的诗稿记录着太多的青春,那个年代,海子、凡高、庄子、.......充斥着脑壳,那是我最为富有的年代。
如今的生活虽然不像从前那么单纯了,但依然沿续着理想的道路延伸,这是人生的调子,也是人生的动力,也许意义就在明天......

丁剑 发表于 2007-2-8 11:33

原帖由 柳青凯 于 2007-2-8 12:50 发表
青凯最崇尚的诗人就是海子,曾经的诗稿记录着太多的青春,那个年代,海子、凡高、庄子、.......充斥着脑壳,那是我最为富有的年代。
如今的生活虽然不像从前那么单纯了,但依然沿续着理想的道路延伸,这是人生的调 ...
是的,让我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招雀园主人 发表于 2007-2-8 12:09

海子自杀时,也正是我作为一名校园诗人***燃烧的时代,那时诗社的社友们都为海子为疯狂。可我只会闭门造诗,没有认真读过海子的诗。读海子的诗是在近年,尽管也多年不为诗,但海子的诗仍让我感动。
因为我曾和海子在同一个季节同一块田里劳动
尽管海子稻穗满怀而我却两手空空

日出出日 发表于 2007-2-8 13:22

社会就是一台复杂运作的机器.
不是一个部件可以改变机器的运转的.
部件坏了换一个,还是照样运作.

钱还真是很重要的.
真正能不考虑钱而创作的能有几个.
还是现实看这个社会.
我们做人总要体验人的人间烟火.
真的只为艺术而活着似乎没有必要了.
艺术也只是为我们生活服务的.

yuzhi 发表于 2007-2-8 18:30

每个人都希望遗憾不会成为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可实事是????

丁剑 发表于 2007-2-9 19:58

近来思考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准备写两篇批评文章。我自己觉得力度很大。有一种“欲把乾坤力挽回”的冲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代书法发现(批评)需要勇气和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