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
发表于 2007-1-19 15:43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25.jpg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一石
发表于 2007-1-19 15:44
http://gb.cri.cn/news_center/content/images/c.gifhttp://gb.cri.cn/news_center/content/images/news_content_titlefirst.gif《二十四孝图》图文详解 http://gb.cri.cn/news_center/content/images/c.gifhttp://gb.cri.cn/news_center/content/images/c.gif编辑:周嘉乐2004-05-18 18:04:33 稿源:国际在线http://gb.cri.cn/news_center/content/images/c.gifhttp://gb.cri.cn/news_center/content/images/c.gif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29.jpg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一石
发表于 2007-1-19 15:45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28.jpg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一石
发表于 2007-1-19 15:46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32.jpg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一石
发表于 2007-1-19 15:48
“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斯《二十四孝图》,乃陈少梅先生41岁时盛年之杰作,其题材不多见,笔墨工雅,设色清丽,非同寻常,故堪称国之重宝。(点小图看大图和详解)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02.jpg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21.jpg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10.jpg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14.jpg01孝感动天02亲尝汤药03啮指痛心04百里负米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13.jpg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15.jpg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19.jpg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09.jpg05芦衣顺母06鹿乳奉亲07戏彩娱亲08卖身葬父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12.jpg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23.jpg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16.jpg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24.jpg09刻木事亲10行佣供母11怀橘遗亲12埋儿奉母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22.jpg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17.jpg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18.jpg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20.jpg13扇枕温衾14拾葚异器15涌泉跃鲤16闻雷泣墓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07.jpg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03.jpg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06.jpg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11.jpg17乳姑不怠18卧冰求鲤19恣蚊饱血20扼虎救父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01.jpg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05.jpg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04.jpg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4/05/18/pa040518008.jpg21哭竹生笋22尝粪忧心23弃官寻母24涤亲溺器
一石
发表于 2007-1-19 15:52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恪守的传统美德之一。古时"孝道"的典范,莫过于"二十四孝"。这二十四个古人以孝行而感天动地的故事,相传由元朝人郭居敬辑录,后来的印本配上图画,通称为"二十四孝图",在民间广为流传。
青义
发表于 2007-1-20 23:19
好帖,第一次系统的看完24孝图!1em3
一石
发表于 2007-2-3 19:42
[原创]连砍母亲46刀,砍痛了全社会的教育理念
本文由剑气如虹发表在『东湖时评』东湖社区http://bbs.cnhubei.com本贴网址 http://bbs.cnhubei.com/dispbbs.asp?boardid=121&id=932277 “我犯罪了,再见了,朋友们!”一行歪歪扭扭的小字写在课桌雪白的桌布上。这是小许在被捕前留下的。此前,这个15岁的花季少年,用菜刀对母亲连砍46刀。”(01月26日中国青年报)。 看完这则新闻,笔者感到呼吸困难,心中隐隐作痛,半天回不过神来。一个15岁的花季少年,因为惧怕父母的责打,竟用菜刀对母亲连砍46刀,直到将其砍死。这是怎样一个血腥场面!这又是怎样一种惨痛的景象!有歌唱道: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象个宝.”常言也说道“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然而这位母亲却是这样命丧儿子之手,却是这样命断希望之路!让人心痛不已! 新闻中说:这位母亲是在孩子的衣服中发现香烟后愤怒不已,痛打儿子,并打电话让丈夫回来教训儿子,结果使儿子由恐惧到杀心顿起,竟活活将母亲砍死. 说到底,是父母对孩子****的担心,对孩子成材的焦虑,才导致了这曲惨剧的发生.因为,现在的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无论是身体,品德,学习上出现偏差,父母都感到痛心, 都感到接受不了.而现在的时代又是一个市场化的时代,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大学毕业就是失业,硕士也难找工作,博士就业也困难的报道不时见诸媒体,这使现在中学生的父母既感到焦虑又感到担心。他们又把这种焦虑和担心加倍转移到孩子的身上.为了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为了孩子能够有灿烂的未来.有辉煌的人生, 父母不问孩子愿不愿意,不管孩子的客观实际,越俎代庖,替孩子制定目标,规划未来.使孩子出了这个班又进那个班,参加完全国大赛又参加奥林匹克大赛.孩子们天天是披星戴月,一身疲惫,难有一刻的清闲,,更谈不上精神上的放松. 有的孩子就在这种社会的压力,父母的焦虑中,和不良文化的诱惑,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塑造下,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对人生的憧憬,失去了对未来的向往,也失去了对父母的爱戴。走上了厌学,逃学,辍学的歧路.成了“.烟不离口,刀不离手”的街头少年,网络少年。这有加剧了父母的焦虑和担心,导致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有的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为家庭惨剧埋下了祸根。其实,新闻中这个家庭父母的焦虑也是众多父母的焦虑.,这个家庭父母的担心也是众多父母的担心,这个家庭父母的期望也是众多父母的期望,这个家庭惨剧的根源也存在于许多家庭之中! 所以,小许46刀砍死了母亲,但更砍伤了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如果不改善社会环境,不转变成材观念,不改变教育理念,不消除焦虑的心态,这样的悲剧还有可能再次发生。
一石
发表于 2007-2-3 19:43
看了上文,您有何感想?
黄记文
发表于 2007-2-3 21:39
古云:不孝亲岂得孝子之养.
隆学校以端士习.
训子弟以禁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