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凯 发表于 2006-12-15 11:49

【新鲜贺岁】当代印坛现状大讨论!


]【新鲜贺岁】请您参与当代印坛现状大讨论!


      
  旧的一年马上过去,新的春天又要来临,五届篆刻展让我们等了八年 ,今年的印坛又是一片沉寂,我们的印坛怎么了?难道我们自己不能炒一炒吗? 于是我们发现了网络。借助网络的力量让我们炙爱的方寸艺术再火一把吧!!
      
       当代篆刻文革文化断层之后的二十年发展历程,使篆刻艺术正真成为一门可与诗、书、画比肩的艺术,然而却始终不能又一个公正的位置,这个伤脑筋的话题我们就不谈了。可是我们仍然要对我们的印坛负责,关注“她”,热爱“她”使她更为理性和成熟。

  我们的印坛需要一个不断梳理的过程,因此笔者用了相当长一段的时间写了一批关注当代印坛人物的创作现状的系列性文章,笔者这些文章的写作过程就是想以自己的客观认识,通过对当代印坛人物的现状的论述切入当代篆刻创作的现状,使大家能对当代篆刻艺术的发展认知过程有一个参照。

  当然笔者更想听到的是大家的心声,您是怎么看待这个印坛的人或事呢?希望广大网友展开讨论!
                                                                  (柳青凯)

Sample Text相关链接:
【强力推荐 】 引领与超越 当代篆刻家十二人谈 (最新配图版)


韩天衡      韩流滚滚向“江湖”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9084-1-2.html

马士达      天马行空会古风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9089-1-2.html

李刚田      宽者机缘自安禅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9090-1-2.html

黄敦      碗底拾得大清欢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9091-1-1.html

王镛      拙砖朴瓦也称“王”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9093-1-1.html

陈国斌      放胆斧得一庐新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9094-1-1.html

刘一闻      别部将军亦清雅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9092-1-1.html

石开      人生艳丽玉逍遥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9095-1-1.html

徐正廉      神龙见头不见尾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9096-1-1.html

刘彦湖       白石仙方更狂涓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9097-1-1.html

戴武      异日图将汉魏风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9098-1-1.html

朱培尔      醉半放刀任清虚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9099-1-1.html

(按年龄排序) 特别敬告:两个系列所选印人谨代表泥草堂个人观点,讨论时大家可各抒己见不必受拘;因笔者对工稳圆朱文一路了解不甚不敢妄加评论,网友讨论时切莫错过,致谢!![/size]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6-12-15 13:05 编辑 ]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6-12-15 12:26

书法网感谢先生的努力!在此呼吁有更多的网友高手参与进来!

丁剑 发表于 2006-12-15 17:29

当代印坛高手实在太多了,我觉得大体有两种趋势,一是工艺化,强调了美术意识,二是写意化,强调了书写性,但总体的观感是印都刻的太“好看”了,即他们都过分注意视觉效果了。细玩之后总觉得缺了些什么,缺什么呢?一时也说不清,将之与前人比较一下,感觉也并不缺乏技法或趣味,只是感觉趣味不同了,也许趣味是有高下之别的吧,但也很难说当代的趣味不及前人。抑或是所谓“深度”,但那就更难说清楚了。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6-12-15 19:38 编辑 ]

中国书法收藏 发表于 2006-12-15 19:58

高手

九鼎刀客 发表于 2006-12-15 23:14

不错!

林西老怪 发表于 2006-12-16 23:21

当代印坛是发展了.由于西方审美观的介入,艺术家急于求成,使中国传统特有的中和含蓄美越来越少了.此现象是好是坏还须时间检验.

亢父 发表于 2006-12-18 23:38

赞同老怪的观点!

柳青凯 发表于 2006-12-19 18:23

看完兰亭展回来,通过入展作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写意和工稳的圆朱文分别占了两个大的类别,类介与其中的半放半工类作品较少,这似乎成为了一种趋势.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6-12-19 18:27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鲜贺岁】当代印坛现状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