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 发表于 2003-1-7 21:47

艺术的学术化与学术的艺术化

  中华书局新近出版的《啟功先生丛稿》,由论文卷、题跋卷、诗词卷组成,,洋洋百万言。读完这部丛稿,不知用什么头衔称呼啟功先生才好?
  称他为学者,固可。因为他在论文卷、题跋卷中有那么多深奥的学术论文,涉及的门类包括书法、绘画、碑帖、文物、文学、语言、艺术、历史、宗教,涉及的学问包括鉴定学、考古学、训古学、音韵学、民俗学、文献学、校勘学、佛学,真可谓博学多才。
  称他为书法家、画家、诗人,或泛称为艺术家,亦固可。因为他从小即师从名师学画,并享誉画坛;稍长又刻苦自学书法,并自成一家,成为当代公认的著名书法大师;而由啟功韵语、絮语、赘语组成的诗词卷,共收各体诗词六百首,更加无可争辨地证明他是当代著名诗人之一。
  那么我们怎样定位啟功先生才好呢?不妨借用啟功先生自己称赞前贤的两句话来说明:“如论先生的一生,说是诗人,是文人,是书人,是画人,都不能完全无所偏重或挂漏,只有‘才人’二字,庶几可算比较概括吧?”“先生人品、性情、学问,以至他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成就,可以说是综合而成的一位完美的艺术家。”说法更确切些,啟功先生的诗文是学者的诗文,也是诗人的诗文;啟功先生的书画也学者的书画。他堪称是学者型的艺术家,艺术家型学者;是学者和艺术家、学者和诗人的完美结合。
  由此可知,啟功先生的学术道路和艺术生涯的学术化和学术的艺术化,两者融会贯通。他不但可以靠着长期积累的艺术直观鉴定书画,还可以通过深厚的文献学、训古学的功夫来判定书画作品题跋的真伪。他不但可以具体直观地描述书画作品的艺术特点,而且还能以填词作诗来巧妙地比喻它们的艺术风格。他不但能从“书画同源”,以至“书画同因”、“书画同核”上论述书与画的关系,而且能推而广之,主张所有的文学艺术都有这种“同源”、“同因”、“同核”的内在联系,那就是民族传统、生活、感情、美。啟功先生《论书绝句一百首》,便是书法理论与诗文艺术相结合的典范。
  啟功先生的文章也是别具一格,语体文写得深入浅出,条理清晰;文言文写得古雅畅达,体正辞美,既有唐宋人唱叹有致的品位,又有明清人玲珑剔透的声韵。读啟功先生的文章,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他在文章里,总是边讲解指划,边引经据典,并穿插一些趣闻逸事,令人忍俊不禁。
  当然啟先生艺术的学术化和学术的艺术化其内涵博大精深,读者不妨各自体会一番。
摘自《啟功学术思想研讨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术的学术化与学术的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