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关注刘彦湖
本人学力有限,看不懂。不知好在何处。[分享]关注刘彦湖
独持己见,一意孤行。冷艳俊逸,曲高和寡。[分享]关注刘彦湖
希望他能写到你评的那个高度。[分享]关注刘彦湖
简直就是胡吊闹![分享]关注刘彦湖
小弟沒得過什麼獎, 這份阿Q名銜會輸給他麼?[分享]关注刘彦湖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对艺术品面貌和趣味的接纳本来就难以统一。对此俺的做法是,自己喜欢的百般推崇,对自己不喜欢的报以尊重的态度,而不是排斥和诋毁的态度。艺术的多样性决定了欣赏群体的复杂性,这是很正常的。作为一个在艺术上独持己见,一意孤行的刘先生,俺敬佩他的探索精神。对他的喜欢经历了极不喜欢到接受到喜欢的较长的过程。最喜他的篆书。他以二袁碑为立身之本,广泛猎涉,特别是对大家不太注意的汉碑额的细心研究揣摩,苦心探究篆字的书写性,形成了独特的篆书线条语言。其行书吸收了赵之谦、于右任、齐白石的营养,追求开合大度,率意恣肆,很耐咀嚼。在篆刻上,他理性的吸取了白石老人的营养,对线条的锤炼尤为令人叫绝。艺术上的探索当然可能不为人所理解,是寂寞的,因此俺说他的作品冷艳,不好接近。说他峻逸,是对他的线条的理解,也可能不对。但俺想,不安于现状,有时候甚至异想天开,是历史上艺术大家都具备的敏锐性和开拓性吧。
俺是个初学着,也仅仅是个业余玩者,不敢对自己不喜欢的书家说三道四,对自己喜欢的,如果能看懂万分之一也就不错了。
[分享]关注刘彦湖
一、眼花缭乱,但没见突出点的。我觉得应该有一种最擅长的书体。我还是比较喜欢中青展上获奖的那张字。二、我觉得韵律感不太好。
冒犯冒犯
[分享]关注刘彦湖
的确像画符!也许本人欣赏水平不够吧!勿见笑!![分享]关注刘彦湖
[这个贴子最后由青蛙老人在 2004/08/23 07:34pm 第 1 次编辑]写的非常好!照片好像是在美院地下展厅拍的,当时那个展览我也看了,很棒。我认为他会有大成就!作品所能体现的深度和厚度,不是一般书家可比。有大气象!
[分享]关注刘彦湖
最近看到有评论,说刘先生能“打通各体”为己体,将有“大进展”云云。再观其书,也确与评说稍有相近。不由,我想起了郑燮,他的字不正是“打通各体”了吗?他能融楷、行、隶于一体,创出了“板桥体”,在当时来说,是令人耳目一新。可是,他必竟是画名世,况且“板桥体”也不尽如人意,只能看不能学,有些地方牵强的很等等。
当然,“板桥体”的出现是一种标新立异,打破了当时的书坛沉寂。那刘先生又为何故呢?做个板桥第二?或再来一番“标新立异”?
言之不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