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不唱古代的歌,不画古代的画,为什么要创作"古代的书法"?
前段时间,我老是琢磨现代书风的问题,觉得传统是一种主要的营养.还有书法批评的缺失这一不健康现象.现在,我渐渐觉得书法的传统观念似乎违反了艺术发展的基本法则.
有一次我听一位作家兼书法爱好者在电视上说:书法是以古雅为美的.我当时觉得她说得很幼稚,没有新意.现在琢磨这句话,意味着"魏晋为最高书法水平"这样一种书法观念的普遍性.
是啊,历史是,一定有一个时期书法艺术是最高峰.一定也有一个或者几个人是最高艺术水平的书法家.但是,我们没有有去写最好的书法家的字,为什么要向最高的时期求法呢?
写古人面目的字是没有创造性的表现,是写字匠干的事.向魏晋求法,却成了普遍认同的,甚至成为学书法的唯一道理.因为可以在这个圈子里跳舞吧?
我们现在,古文没有人做了,全是白话文了.古曲没有弹了,全是钢琴小提琴了.据说云南丽江找到了音乐化石唐宋时期的音乐歌曲,好象没有人要发愤普及那些东东嘛.
为什么书法一定要向古人学,而且是向近两千年前的古人学.后来的人都怎么啦?傻啦?书法白痴?近两千年书法艺术都没有提高呀?
今天的人不唱古代的歌,不画古代的画,为什么要创作"古代的书法"?
楼主此论题提的好,值得讨论.此问题涉及面太广,需要系统论述,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下面是我自己的一点浅显的理解,与大家共商斟.书画虽然同源,但是走了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国画越来越写真,写实(相对于起源时期).书法越来越表意,写虚.国画可以借鉴油画技法,而把国画画出西方的味道,所以国画看起来好象在不断的创新,书法却不能借鉴字母的味道,把汉字写成英文.
音乐,古代根本没有钢琴,小提琴,古时的音乐虽然也经典,但是毕竟曲目单调,所以魏晋时期不是音乐的成熟期,更谈不上高峰,所以人们就要从离我们稍微近一些的音乐家汲取营养,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施特劳斯等大音乐家,把音乐推向一个高峰,我想即使再过两千年人们还是要学习和欣赏他们乐曲.这和我们书法师法魏晋一样,并不矛盾,因为魏晋是书法的成熟期和高峰期,王羲之就像贝多芬是交响乐的顶峰一样而站在书法艺术的顶峰,高峰不是绝对不能超过,但是超过的机会渺茫,起码现在来看无人超过,在此情况下,就要老老实实的与古为徒,才是学书的正道.否者,不知道谁是白痴?
今天的人不唱古代的歌,不画古代的画,为什么要创作"古代的书法"?
下面引用由探路者在 2005/11/09 01:01am 发表的内容:楼主此论题提的好,值得讨论.此问题涉及面太广,需要系统论述,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下面是我自己的一点浅显的理解,与大家共商斟.
书画虽然同源,但是走了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国画越来越写真,写实(相对于起源 ...
说的好!
今天的人不唱古代的歌,不画古代的画,为什么要创作"古代的书法"?
现在的书法学习和书法评论确实存在太多的“唯古”思想!这是“特别懂行”的一些书法爱好者的主流观点!!呵呵。其实,我们可以不必过多的理会这种“书风”,该学的还是要学、该研究的还是要研究,取法其长为我所用便是了。
今天的人不唱古代的歌,不画古代的画,为什么要创作"古代的书法"?
正因为"流行"的东西太烂,提倡回归传统是明智之举!今天的人不唱古代的歌,不画古代的画,为什么要创作"古代的书法"?
下面引用由东洲在 2005/11/11 03:35pm 发表的内容:正因为"流行"的东西太烂,提倡回归传统是明智之举!
我想你说的词不达意.我理解你的“流行”是在说“现行”,即现在的“新书风”。
我不知道现在的新书风是不是东西太烂,这与主题也无关。
据说陶艺是六千年前为最高峰(黄永玉语),现代有没有人搞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创作陶艺作品?
据说宋朝的瓷器是艺术最高峰。有没有人在学造宋瓷?
有造“高仿”者,有造“赝品”者。没有创作者。 :em35: -=-=-=-=- 以下内容由 林荫下 在 2005年11月16日 00:50pm 时添加 -=-=-=-=-
电视上见过陶瓷创作过程,大不同于古法。没有人说他们作品烂哦。
搞书法的东西就太烂?至少人不烂吧?给他们点时间可以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