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习张迁碑
临习张迁碑 学习,学习!!! 原帖由 童人杰 于 2006-10-19 17:07 发表学习,学习!!!
共勉!! 有点走火了,兄台不是在练法什么功吧? 气势挺足,,,,, 原帖由 淡然 于 2006-10-19 19:15 发表
有点走火了,兄台不是在练法什么功吧?
哈哈
《打坐吐纳导引养生功》
钟山郎
十几年前,钟山郎参看道家养生术时删繁就简,抛开繁杂的穴位道引,自创了一套《打坐吐纳导引养生功》。多年实践下来,大受裨益。每当伏案头晕眼花,吐纳导引十下左右,顿觉神清气爽;每当偶感风寒感冒将起时,吐纳导引十下左右,顿觉全身微热即可驱散风邪!此功法占用时间不多(20分钟左右),需要空间不大(有盘腿打坐空间即可),动作简单易行,老少咸宜,是极适用的养生宝法。现介绍给大家,望能相祝兄弟姐妹们长春不老:
具体功法如下:(图和文并不相符,以文为主)
(钟山郎大盘坐图)
一、盘腿打坐:找一平坦之处盘腿坐下,双手相握自然垂放在脚腕上,双目微闭,调匀呼吸(见图)。
注:盘腿分散盘,单盘和大盘。所谓散盘,就是我们平常将两脚松散地交叉盘放在腿下。单盘则是将一条小腿叠放在另一小腿上(如钟山郎坐图);大盘则是象寺庙里的佛那样跌伽盘坐,即两腿盘起,两只脚分别叠放在大腿内侧之上,是盘坐的最高阶段。
开始打坐,个人感受推荐单盘,这样的坐法不但能展平双腿,且久坐腿不酸,循序渐进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尝试大盘。
另外,坐处要软硬适中。可找几块儿童泡沫塑料拼图拼出坐垫垫放在地板上,大小为盘腿时的两膝宽度左右。
(钟山郎单盘坐图)
二、吐纳:舌抵上颚,将意念守在两肾处(道家认为肾是人的本源),开始徐徐吸气,意念想着吸入的气从鼻孔进入,经过头顶、后脑、后劲及后背脊柱两侧徐徐贯入肾中,这样,一吸完成。稍作停顿,用意念假想将吸入的气稍快地从全身汗毛孔呼出(实为鼻中呼出),呼气的同时心中默念“气定神舒”四字。到此,完成一息(道家意义上的呼吸概念为一吸一呼为一息)。
炼到深处,一息可长为一分钟,十息即十分钟,我一般炼十至二十息。开始顺其自然,自己感觉舒服即可,不必强求一息一分钟长。一般吐纳十息左右(十五至二十分钟),即感觉全身及两手微热。
三、摩面:双手微热后,将双手展开分别熨贴在左右半脸,从下内向上外划圆摩面,心中默数四圈;摩面四圈完,再用双手拇指支撑在两腮,用中指由眼内侧顺着眉毛由内上向外下围绕眼睛划圆摩眉和眼袋,心中默数四圈。这样,摩面和摩眉交替进行,多少随各人喜好;我一般轮流交替四次。
(击天鼓图)
四、击天鼓:双手掌心分别捂耳,拇指放在后颈上侧,四指并拢平贴在后脑上。然后,将食指放在中指背上,用食指从中指背向后脑弹击,此道家所谓击天鼓,长此以往可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我一般弹击六十四下。
(击天鼓图)
五、转腰:两手放在膝盖上,以腰为中轴,上身前后左右划圆,顺时针四下,逆时针四下,顺逆交替八次。转腰过程中,已坐酸麻的腿可恢复正常。
六、食津:从一至五步,均盘坐、闭目、舌抵上颚。当第五步做完后,舌下已满生津液(道家视为至宝),前后漱齿几次后咽入腹中。
七、醒目:食津完后,调匀呼吸,然后眼先开一缝,以适应外界光线,接着做一次常常的吸气,同时随着吸气将眼睛睁到最大;吸满气后,迅速将气呼出,同时全身和眼睛放松到自然状态。
八、颤抖:站立,闭目,双手自然下垂,双脚与肩宽,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全身上下轻微抖动,抖动六十四次。在抖动过程中,冥想体内浊气随着抖动散发到体外。至此,全套功法完毕。
另外,我们每天早晨醒来时,可在被中壮若上图样,开始第二步的吐纳,待神清气爽后在起床,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有,工作疲劳时,坐在办公椅上瞑目吐纳,也能使我们很快神清气爽。
欢迎光临“钟山丰语”! 古朴高远 原帖由 fqy_001 于 2006-10-20 09:45 发表
古朴高远
过奖!还不能信手拈来!! 古朴高远 ?? 用墨有些过了,笔画上也有些不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