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柳依然 发表于 2006-10-18 15:16

思想的高度决定你书法的高度

为什么有的人学书法能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为什么有些人学一辈子也弄不出个名堂来,我想这结症就在于每个人对书法本质理解深浅程度的不同使然,也就是说思想的高度决定你书法的高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先从学书法最基本的方法开始说起,过去的书法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关于执笔方法的论述,例如:龙眼法、凤眼法、回腕法等等,这些说法古人都说得很笼统,如果我们机械的按照这些方法去写字会感到很别扭,这简直就不是在写字应该说是在遭罪。所以说,我们对于古人留下的东西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要去其糟粕留其精华,辩证的接受。关于执笔这方面我还是信服启功老先生的说法,他老人家说执笔呀就像我们平时吃饭时用筷子一样,你不用去管他怎么拿筷子,只要能把菜送进嘴里就行,而写字也一样,你不用管他怎么去拿笔,怎么拿着舒服能把字写好了就行。在执笔的松紧上,欧阳询说要“急捉短搦”,而苏东坡却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一个说执笔要紧,一个却说要自然放松。两个不同的观点,这就使大多数人糊涂了,到底谁说得对?该信谁的?这两位都是在我国书法史上重量级的人物,虽然他们两个各自执笔方法不同,但是两位写得字都很好。应该说这一点我们也要辩证的来接受才对,你要写欧阳询的那种笔划严谨的楷书,就必须要“急捉短搦“,握笔的时候手指就要往下一点,这样会增加你控笔的力量,正如田蕴章先生所打得比喻”如拿针挑刺一样“你必须捏住针尖才能保证你的挑刺时的精确度“。而苏东坡所讲得也不错,因为老苏所写得字比较奔放,就好像说一个人是属于外向型的,那他写字的时候为了使笔划在纸上运转自如,就必须要把笔握的松一些,处于一种半控制状态,如此才能保证笔下线条的灵动。这就说明了执笔的松紧高低都要因字而异,因书写风格的不同来灵活调整,不能死背教条,墨守陈规。
      再说说临帖时的误区,现在好多人在临帖时都比较迷惘。究竟从什么帖入手?是先学篆隶还是先学楷书?不学楷书能不能学好行草?这些问题一直都有人在争论,可谓众说纷纭。这样就使得初涉书法的朋友们不知所以,不知究竟该听谁的了。好,现在我们对一些典型的说法进行分析,力求通过分析得出大家都认同的正确道理来。首先说从篆隶入手的说法,这一部分人认为篆隶的形成比较早,学书应该先从这里入手,然后写好了以后才可以去学习楷行草,可是试问怎么样才叫把篆隶写好了呢?这一个“好“字我们怎么去界定?再说了人生短短几十年,我想大多数人可能还没等着写好篆就已经归天了是不!嘿嘿!再说了,如果像这些人说的非要去追求古人的笔意,以我说篆隶也不能就说是最古老的写法了,最古老的应该是原始人拿石头在岩壁上刻划为最早了,我想建议持这种学术观念的人最好也拿石头到岩壁上去刻划几十年,以揣摩古人当年的那种笔意!那么,有人会问到底应该怎么办呢?依我说这个最好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条件来进行选择为好,比如穿衣服讲究量体裁衣,和这个是一个道理。你要根据自己对哪一种书体的爱好,来决定就行了。颜、柳、欧、赵,楷、行、隶、篆只要你自己觉得对哪一种有感觉,你就去写就好了。这里面没有哪一种字体比哪一种字体更好的比较,全凭个人的好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现在有些人说学书必须从晋唐入手,有的说从秦篆、汉隶入手。究竟谁说得对,这一点我谈谈我的看法。当今书坛很多人都说过今人的字永远无法超越古人。我觉得这是一种悲观的、典型的厚古薄今的说法。说王羲之的行书是天下第一行书,我就持不同意见。我就认为王铎的行书在实际意义上已经超过了他。那么为什么大多数的人要反对我的这种说法呢?我想究其原因是其自身的奴性使然,在主人面前低眉顺眼,点头哈腰,永远只会做跟屁虫。首先说你自己的潜意识里,你就觉得自己不行,你的思想不敢去超越,就更谈不上你会在行动上去超越了,这是一种典型的抱残守缺、荜帚家珍的思想。当有人说清朝的哪一个书法家写得好的时候,这种人立马就会跳出来跟你讲,清朝不如宋朝,宋朝不如唐朝云云,他们所持的理论依据是清朝人写的字的笔法是取自宋朝,宋朝人的笔法是取自唐朝等等,多么可笑!多么的可悲!就好像现在有的农民还在自己研究飞机,大家说说现在飞船都有了,他们还在研究飞机,这不是吃饱了撑得吗?这不是在得瑟吗!如果你能研究出更好性能的飞行器来!我为你鼓掌叫好!可是你把人家从牙缝里剔出来的牙秽还当作佳肴品的津津有味,还指望我为你叫好吗?同样的道理,书法经过一代一代人的传承发扬,只会越来越好,从一开始书写困难的篆隶再到楷书、行书、草书。历代书家不断地进行改革完善,才达到了今天的水平,这个道理我想是很容易理解的。
      所以说要想提高当今我国书法的书写水平,首要的是先解决思想问题,尤其是给一些初学者灌输正确的书法理论,也就是说只有你的思想高度才能决定你的书法高度。

雪落无声 发表于 2006-10-18 17:26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青柳依然 发表于 2006-10-18 21:42

谢谢雪妹的谬赞!嘿嘿!

息州简在峰 发表于 2006-10-19 09:14

我觉得文章有道理,因为书法飞跃的前提首先是自身思想的超越,古今的著名书家无不是参透了这种玄妙而成就自我的.....

淡然 发表于 2006-10-19 10:12

没有天分,心与天高也是枉费心机.

只要你能写得出好字,就是用嘴吹也照样是本事.问题是你的想法再好\用笔再正确\看的理论再高再好,写不出字来也是没有用.

wenhao32 发表于 2006-10-19 11:08

不等于越到今天什么多越发展的好,毕竟今人不是用毛笔作为主要书写工具的.再说今人也造不出金字塔不是?
嘿嘿

yiwangfa 发表于 2006-10-19 18:34

为你鼓掌!

淡然 发表于 2006-10-19 19:33

原帖由 wenhao32 于 2006-10-19 11:08 发表
不等于越到今天什么多越发展的好,毕竟今人不是用毛笔作为主要书写工具的.再说今人也造不出金字塔不是?
嘿嘿
兄台说的好.正因书法不是平常书写工具了,才最能向艺术靠拢.

今人也许造不出金字塔,但是古人也从来没有登上过月球.

而我们------过去心可得,现在心可得,未来心亦可得.

青柳依然 发表于 2006-10-19 22:07

版主说得对,说得再好也要写出来才行,这就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我们就是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把字写得更好。这个道理如同行路,你只有先明白你要去的地方,然后确定了方向,才能迅速的到达。反之,你只是长着两条腿会走,既不明白要到达的目的地又不知道该去的方向,这只能说是瞎转悠。嘿嘿!

破俑 发表于 2006-10-20 11:18

说的很有道理啊!
心态确实很重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思想的高度决定你书法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