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 发表于 2006-9-27 09:59

钟繇小楷学习琐谈

钟繇小楷学习琐谈
作者:朱勇方


    要说我写小楷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那可全赖钟繇小楷朴茂古拙气息曛陶。我不喜欢那些甜美的小楷帖,甜的东西往往格调不高,不耐看,熟练以后必然更油,也易出现呆板.千篇一律之习气。
       钟繇小楷古意盎然,所书《宣示表》被尊为“正书之祖”,足可见其地位,故其书法艺术价值之高,是不言而喻的。我常会不自觉地怂恿书友去学写钟繇小楷,因为我确确实实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钟繇小楷,真是太奇妙了,每临一遍,都会有些新的收获,再回头看看其他小楷,而且越写越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钟繇小楷最大的特点是“古”.“活”,而小楷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小楷要写出“古”意,字体必须往上靠,点画结体尽量带些分书意味,除此外,汉字结构是否受到偏旁部首概念的影响也是它有无古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就是说写小楷如果抛弃偏旁概念,反楷法而行之,也能加强字体的古拙趣味。而钟繇小楷,正是如此,由于钟繇生活在隶书普通使用的时代,写惯了隶书,因此,当他创新写楷书时,总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其中运用一些隶书的笔法与结体,使楷书质朴而显古意。
       “活”即自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作一些规律化的书写。钟繇的高人之处在于他在结体上并不作刻意地过分追求,往往一任自然,因字立形,如《宣示表》中开始的“尚书宣示”四字,“尚”与“示”都写得扁方,而“书”与“宣”字却写得偏长。在章法上,钟书全篇均力避“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因此有一种质朴自然之美,这当即是古人所评“钟书天然第一”的原因之一,也正是明.清两代颇耗“功夫”的“馆阁体”终不及之重要原因。因此,在学习钟繇小楷时,领会其中之“天然”气息,至关重要。
      钟繇著名的传世小楷书作有《荐季直表》、《宣示表》、《贺捷表》、《力命表》、《墓田丙舍帖》等,在我看来,《荐季直表》最“古”.最“活”,所以此帖我时常细细把玩,从中受益也颇多。《宣示表》相对《荐季直表》古意少了许多,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所以被尊为楷书艺术之不祧之祖,但我总私下固执地认为,单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评价,钟繇的《荐季直表》无疑是一流的。
      学写钟字,整体把握很重要,单从技法的角度切入,钟书并不难。但要“悟”其中清和简远的气韵,萧远恬然之雅气,绝非易事。品钟繇之小楷,如吟一首首悦美的田园诗,溟和着疏朗.儒雅.静穆的情调。平时我要创作小楷作品时,常常要拿出钟繇小楷帖放在旁边,“闻闻”它的气息,受益多多。
      今不揣浅陋,节临钟字数篇,以求教于诸位方家。

余杭书法教育网

dou_客龙 发表于 2006-10-2 17:14

泗州阿涛 发表于 2006-10-12 10:27

吴wuandong 发表于 2006-11-29 09:59

受教了。

破俑 发表于 2006-11-29 10:09

学习了。

韦鹏 发表于 2006-11-30 13:47

学习。

长春景柱书法 发表于 2007-1-14 11:58

em13 写的很经典

李庆元 发表于 2007-1-16 16:38

字写的好.体会也深刻,学习巴人.em1

glonline 发表于 2007-3-13 11:22

钟繇的《荐季直表》无疑是一流的em1 em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钟繇小楷学习琐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