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3-1-22 22:35

书论精读——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
  "永"字包含侧(点)、勒(上部短横)、努(竖)、趯(钩)、策(左横画)、掠(左下撇)、啄(右上撇)、磔(捺)八种笔画。八种笔画是汉字楷书的基本笔画,由于集于一字,特称"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形成于晋唐期间,文献记载始见于盛唐张怀瓘《用笔法》。永字八法,朱长文:《墨池编·张长史传永字八法》认为创立于张旭,陈思:《书苑菁华·永字八法》认为萌芽于汉魏而形成于隋代智永,李溥光:《雪庵字要》认为源于蔡邕、王羲之。汉、晋时期的楷书指的是工整的隶书,与东晋形成的楷书是两种不同的字体,因而源于蔡邕的说法不确。王羲之《兰亭序》第一字即永字,该字中的八种笔法业已规范。相传王羲之用十五年的时间探索永字的写法。"陈思:《书苑菁华》卷二《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源于王羲之而定形于张旭的说法比较可信。"永字八法"是《笔阵图》的具体化和通俗化,它在一千五百年左右的历史中,成为书坛学子把握书法技巧的捷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论精读——永字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