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今雨轩客人 发表于 2006-11-12 23:46

36楼总结得太好了!52楼思考得相当深刻!我想问问48楼,除了哑巴,人们小时学说话确实是为了将来会表达自己的意愿,而有些人语言优美,有些则肮脏。临帖可不是为了让你表达自我的,因为小孩子初学写字,都是带有自己个性的,这不能叫创新吧?凡是塌下心坚持练下去的,练着练着就把自我给掩盖了,这不能叫“泯灭天性”吧?并且小孩子有他们自己的笔法,那个法是他们自己的用笔方法,而非书法之笔法,难道这也叫创新?对于今天某些人所谓的创新,我打个比方:众所周知打篮球欲得分是要将球投到筐里去,有人练了半天投不进去,就改了比赛规则:谁投在外边谁得分,美其名曰“创新”!不能以有人拥护就认为是对的,那太幼稚了,日本那个叫麻晃什么的还有拥护者呢!科技是要创新,要进步的,因为宇宙还有许多我们人类尚未发现的秘密;而书法则不同,千年前就已经达到辉煌,没有什么可创的了。如同格律诗,除非所谓新诗,不要格律,否则没有办法创新。书法创新就是不要法了,那么叫什么呢?流氓书吗?

抱朴散人 发表于 2006-11-13 00:50

“科技是要创新,要进步的,因为宇宙还有许多我们人类尚未发现的秘密;而书法则不同,千年前就已经达到辉煌,没有什么可创的了”
楼上前一句说得好,后一句就太绝对了!

确实宇宙还有许多我们人类尚未发现的秘密,
那书法的秘密难道我们都穷尽了吗?
千年前达到辉煌是对,
现在不是没什么可创,只是古人留给我们创新的余地太小了!
但是创新是永远存在的,既使你不想创新一味继承,到最后也许你就在创新了。
只要你继承得好,是不愁没什么可创的。

现在的问题是出在怎么继承和继承什么上!
每人对传统的理解不同,继承的成果也就不同,
你如站的高度不高就很容易出偏了。
比如赵孟俯,
他复古,你能说他没创新吗?
他对王字的理解是很深的,但是我感觉他还是出了一点偏。
前贤如此,何况我辈乎!
书法创新难,难于上青天。
但是我们就甘做奴隶不用考虑创新了吗?

当代的书法还处在起步阶段,正常发展仅二十年,
现在说谁的书法达到什么高的层次,其实都是自欺欺人的,
当代的书法创新确实还很难找出有特别成功的,
但是创新这两个字不能否定,
继承传统,提倡创新是永远不会错的,
大家都在路上探索着,探索是允许失败的,
不能一看到自己不喜欢的就认为是不好的,
现在先别忙着作定论,
一棒子打死,这是要不得的。

wwssgg 发表于 2006-11-13 22:54

原帖由 挥风牧云 于 2006-10-25 23:37 发表

先生敬佩田蕴章先生为什么不更敬佩大康呢,感觉康先生的书法更了不起!
敬佩田先生不是仅佩服其字,更主要的是:田先生实实在在交授书法,一点一横,细微之处诲人不倦,不象很多“大师”瞎摆活,欺世盗名;特别是田先生耿耿直言,批判书法界的丑恶现象、批判丑书、批判王镛书体,有理有据,说出很多爱好者的心里话,揭穿了皇帝的新衣!这个时代更需要的是拨乱反正及正本清源 ,大康先生值得钦佩,但是否离现实和大众稍远了一点呢?

来今雨轩客人 发表于 2006-11-13 23:07

我曾经发帖说小孩子初学字都是自我的,练着练着就把自我给掩盖了。其实在掩盖自我的同时,还是有自我的,否则大家临王羲之,怎么都成不了王羲之呢?楼上谈到赵松雪,“出了一点偏”,可听说过“赵一生学钟绍京,仅得三四耳”?赵的“出偏”,是在走古人的路“出偏”(我加引号,使因为我不同意出偏这个说法,而要论起这个问题,则题目太大,会偏离了我们现在的主题),王镛则不然,他是根本就不想走古人的路,性质不同。其实书法创新在唐以后确实存在,但大都以失败告终,如扬州八怪等。你也可以说他们没有失败,今天人们知道有扬州八怪呀。可知那里面蕴含了很多的书卷气,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人物。再过若干年王镛也可能还会有人知道,但是否能以正面人物留名,则很难说。还有,我想问问动辄就说“看不懂老王的字,还在写字阶段”的人,你看懂老王的字了,你在干吗呢?你不在写字阶段了,你就高升到亵渎字的阶段了吗?这样说的人恰好说明自己无理可论,有网友问王字好在哪里,你知道就说,不知道就不说,别胡说。怎么没人说看不懂田字呀?书法是以实用为基础的,还是看得懂的好。有人看不懂王羲之吗?有人说看不懂欧阳询吗?别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就拿“艺术”当遮羞布,谁再说“你不懂艺术”,咱们就论一论到底什么是艺术,你还别拿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出的辞书作依据。再者说了,“艺术”的就一定是高级的吗?我敢说,书法就是高级的,如果归在艺术里,反而降低了她高贵的出身。王的字,确实是练过的,但走偏了。我也练过绘画,将绘画揉进书法,是自我降低,而将书法揉进绘画则是自我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王的字,从笔法、结构到章法都有绘画的痕迹,书法的要点是写,而绘画是要靠涂抹的(皴呀氲呀等手法)。

来今雨轩客人 发表于 2006-11-13 23:30

抱朴散人的态度是非常友好的,也还客观,我们只是对事讨论。你说“一棒子打死是不好的”,而我则认为假如看到不好的不一棒子打死才是不好的(这个不好的并非以我个人好恶所定)。其实,就我这“一棒子”,谁也打不死,是表达一种态度。我之所以说王的字不好,是因为他在走回头路。可以说他是聪明的,走正路出不了头,就走歪路。正如我所发过的帖:打篮球时技术差,投不进篮,就改游戏规则——比一比谁能扔到外面去!你想写歪歪斜斜的儿童字,只要练过字的人,练个三五天就成了。你想作板桥第二吗?那功力可不是吹出来的,那学识也不是吹出来的,一时半会儿也学不来。也可以说王镛先生今天就已经成功了,因为大名天下了呀!炙手可热了呀!这是负面影响出来的。如今社会风气浮躁,正好助长了这种“聪明”,而我等“愚人”偏又执着,不肯变聪明,情愿不出名不图利写不好字也不挨骂作个小老百姓。

黄记文 发表于 2006-11-13 23:44

一旦人事变动或职位更替,不知如何?
此种事如赌桌上打骰,同一粒骰仔,有人打一点,有人打六点.

张志英 发表于 2006-11-14 00:00

清张潮早就说过,对于大家,我敬之爱之,我愿学之,学大家如不成,所谓 画鹄不成尚成鹤也!
        对于名家,我敬之爱之,我不愿学之,学名家不成,即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矣!

在下愚见,启功 沈尹默之类 可为大家,王镛,沈鹏之流,只能是名家,名家只能是书法长河的支流,大家才是主流.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才是真东西. 

[ 本帖最后由 张志英 于 2006-11-14 00:04 编辑 ]

连江一点萍 发表于 2006-11-14 00:22

原帖由 baidi 于 2006-7-27 23:22 发表
王字虽怪但也有传统根底.
还算是书法家, 比刘丙森, 張海等好多

人各有长,人各有爱,没有必要这样比较,容易制造矛盾。

连江一点萍 发表于 2006-11-14 00:33

看回帖也长知识(除了骂人的)。

青柳依然 发表于 2006-11-14 00:53

原帖由 种豆者 于 2006-8-16 14:56 发表
楼主确实于书法可能刚入门。

我觉得,王镛先生对书法的贡献在于对传统很好的整理、继承和吸收,另一方面,他融国画中的线条于书法之中,也是成功之处。建议楼主好好品一品,一是他的书法是不是你所说的”怪“, ...
看来阁下确实于智力方面尚处于类人猿阶段。美丑不分,拿尿壶当水杯。动不动就谈创新鄙视传统,穿衣戴帽吃饭睡觉都是传统你为什么还继承?我看你就创新了一样,那就是创新了不刷牙!怪不得从你嘴里说出的话都是臭烘烘的呢!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敬佩田蕴章,@¥王镛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