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玺”学习、创作中的取舍
纵观中国悠久的古印史,并回顾明清以来的篆刻史,战国时期的玉玺具有领先的地位。其后的秦印与古玺具有不同情趣的奇异风格,魅力无穷。最初出现的古玺秦印在作品上占据很高的地位。因古玺印在创作中有更高的容纳与可塑性,才使它在艺术创作中出现不可多见的奇迹。学习“古玺”并不是随意临临了事,应抓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典型印例反复揣摩,先饱眼福!例如:凿印、铸印、封泥、隋官印···不同的制造工艺其特点,取其一深入研习,如此方可步入门庭。后搜奇于镜、泉、砖、简,常访古于秦、汉、晋、唐。摩挲怪异,烹炼方圆,增减有方。能奇不失度,怪不妄作,古为我用,意出形变,足以自立而!管见 余下大家可谈谈自己的见解!
[ 本帖最后由 无味 于 2006-7-7 09:55 编辑 ] 高见!对古文字的研习亦不可少。刻印书也很重要,无味以为否? 原帖由 昌硕同乡 于 2006-7-6 22:28 发表
高见!对古文字的研习亦不可少。刻印书也很重要,无味以为否?
当然,印人习字是必修课。书法与篆刻有很多共同的审美点,亦为双修互进
[ 本帖最后由 无味 于 2006-7-6 22:42 编辑 ] 拙以为多看、勤临、善悟会有效果! 原帖由 青义 于 2006-7-6 23:01 发表
拙以为多看、勤临、善悟会有效果!
兄可详细谈谈自己的学习创作思路··· 灼见!“古玺具有不同情趣的奇异风格,魅力无穷”,战国古玺风格多样,非秦汉可比,大体可分官玺、私玺,官玺大多工整、平稳,私玺大多散淡、随意。。。。 原帖由 抱朴居士 于 2006-7-7 08:44 发表
灼见!“古玺具有不同情趣的奇异风格,魅力无穷”,战国古玺风格多样,非秦汉可比,大体可分官玺、私玺,官玺大多工整、平稳,私玺大多散淡、随意。。。。
古玺是篆刻创作中的一个难点,它要求作者精通古文字,熟悉古玺的类别、地域划分,有相当的难度.正因为古玺风格的多样,才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多积累善取舍···
[ 本帖最后由 无味 于 2006-7-7 10:46 编辑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