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秋水
发表于 2006-6-21 20:12
汉简传世多而杂,刚学时当择其精致的作品.可以和汉碑作一比较,体会其庄重典雅与天真率意的不同.
祝永红
发表于 2006-6-21 21:29
原帖由 白鹭秋水 于 2006-6-21 20:12 发表
汉简传世多而杂,刚学时当择其精致的作品.可以和汉碑作一比较,体会其庄重典雅与天真率意的不同.
汉简的特点确如先生所说.再次感谢先生对我的关注和指导.谢谢!!!
据学生所知,汉简因出土年代...等因素的影响.其作为书法作品来学习是在80年代末.在之前并没有汉简的学习资料.再说现在,也是寥寥无几.所以其是一方没受污染的生态净地.学生学习书法的同时也学习是美术,篆刻,根雕,书法刻字和艺术设计.故对汉简天真率意,自由奔放又不失法度的线条特别喜爱.虽然汉简没有更多的学习指导资料,但学生以为,万法是相通的,只要悟出了其规律.再努力探讨学习,虚心请教.还是能学到结果的
再次感谢先生对我的关注和指导.谢谢!!!
白鹭秋水
发表于 2006-6-21 21:41
学习汉简其实在上世际初就开了风气,如沈曾植等等大家.
又汉简数量并不如老兄所说的那样少,单是敦煌简书就以数万计.
祝永红
发表于 2006-6-21 22:54
原帖由 白鹭秋水 于 2006-6-21 21:41 发表
学习汉简其实在上世际初就开了风气,如沈曾植等等大家.
又汉简数量并不如老兄所说的那样少,单是敦煌简书就以数万计.
是吗,学习了.
学生拙见,使先生见笑了.还希望先生多多指导为盼.
先生有空方便的话,可否在网上发些汉简作品.
白鹭秋水
发表于 2006-6-21 23:10
俺是电脑盲,上憨包网.
祝永红
发表于 2006-6-21 23:20
原帖由 白鹭秋水 于 2006-6-21 23:10 发表
俺是电脑盲,上憨包网.
不好意思,学生冒昧了.
学生看过先生对永明道兄学魏碑的指导.很有学习价值.能得到先生的指导,确实能学到很多知识.谢谢!!!
wym1351
发表于 2006-6-22 20:51
原帖由 白鹭秋水 于 2006-6-21 21:41 发表
学习汉简其实在上世际初就开了风气,如沈曾植等等大家.
又汉简数量并不如老兄所说的那样少,单是敦煌简书就以数万计.
完全正确。
祝永红
发表于 2006-6-23 01:41
明兄,你那有汉简的书法帖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