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高 发表于 2006-6-30 19:03

力度不够

王裕昂 发表于 2006-7-3 00:17

赵兄参考

我认为赵兄应该学习一下魏碑。理由如下:
1.赵兄对圆转笔法有一定的认识。但大王用笔方圆并用。
2.看赵兄临作,注意到了大王用笔之流畅,但对结体有些漠视。而我认为大王(特别是圣教)结构外松而内紧。
基于此,学习一下魏碑当是必要的。另外魏碑在势上可谓登峰造极。对于把握行书之行气是有一定裨益。
路子对了,就成功了一半。请继续努力。

赵效忠 发表于 2006-7-7 18:06

原帖由 二米堂主 于 2006-6-30 12:01 发表
有较深的黄家行书基础是你的长处,一旦写王后应该把原来心中的黄家路数放到一边去(融诸家之长那还是后话),须从头认真研究王家笔法......只有这样才容易入“教”。
谢谢。谢谢。我现在是想把黄望掉来临王。只是还是临不像。我再努力。请多指教。

赵效忠 发表于 2006-7-7 18:08

原帖由 梦草堂 于 2006-6-30 12:27 发表
用笔太弱,形也不准
谢谢,我再努力。

赵效忠 发表于 2006-7-7 18:09

原帖由 sbs3639shu 于 2006-6-30 18:20 发表
努力啊
谢谢,我再努力。

赵效忠 发表于 2006-7-7 18:10

原帖由 陈学高 于 2006-6-30 19:03 发表
力度不够
请多批。谢谢。

赵效忠 发表于 2006-7-7 18:10

原帖由 王裕昂 于 2006-7-3 00:17 发表
我认为赵兄应该学习一下魏碑。理由如下:
1.赵兄对圆转笔法有一定的认识。但大王用笔方圆并用。
2.看赵兄临作,注意到了大王用笔之流畅,但对结体有些漠视。而我认为大王(特别是圣教)结构外松而内紧。
基于此 ...
谢谢先生。我学书断断续续有许多时间了,87年无锡书法艺专结业,后临勤礼碑,大字阴符经。对黄行书用功最多。这段时间在舒炯老师的指导下改临圣教序。大约有一个月了,出黄入王很痛苦。现在对结字还没有放到重点。正在努力学王的笔法。先生的建议对我很有用,转折处少提按显得很肉。我照先生说的,去临一临魏碑。谢谢先生,还请多赐教。

赵效忠 发表于 2006-7-7 18:13

继续临,目的是临像。 毛边纸,一得阁简装,长锋羊毫。

wym1351 发表于 2006-7-7 19:11

老兄的《圣教》在结体、笔法上都欠点火侯。其实这跟学“黄”没多大的关系。我也学过“王”、也学过“黄”,终不成气侯。后来才领悟到,学“王”追“王”切莫想“黄”,否则你就成了绞拌机。十年、二十年,当你在碑帖中游它过数个来回,人书俱老时再当好“绞拌机”那将是另一番景象。随便说说,切莫界意。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7-7 20:12

怎么看着不像,要么你就不是临,虽然临帖的最高境界是神似……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临王圣教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