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 发表于 2006-5-16 11:22

发一个讨论话题

刚看了一网友连续发的帖子,临帖十余种,种种功夫不浅,令人艳羡,很佩服这位网友的精力、毅力、理解力和模仿力。
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疑惑:为何有的人专攻一帖多年而收效不大,有的人短时期广泛涉猎而学啥像啥;教科书上多告诫初学者应专攻一帖或一体,尔后博之,可是我看到不少很年轻的书家有多体的临习经历和成效,不可能去花多年时间专临一帖。有时候看到自己喜欢的字总想试着练一通,却又总忘不了“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的告诫。
于是发这样一个讨论话题:
究竟应专攻一体尔后博之,还是广种博收打破戒律
希望众网友谈谈个人看法和临习体会

小鹤 发表于 2006-5-16 13:18

说句老实话

天分到位便笔底才溢

小鹤 发表于 2006-5-16 13:19

说句老实话

天分到位便笔底才溢

巴人 发表于 2006-5-16 17:27

原帖由 小鹤 于 2006-5-16 13:19 发表
说句老实话

天分到位便笔底才溢
从启功先生看,天份并不是很高,作画还要别人题款,后来却成了书法大家

羲之郎 发表于 2006-5-16 21:24

对临帖也有困惑,看一些大家临的帖往往取其一点,并非酷似.
至于楼主的问题我觉得当对一帖能把握时再临他帖当容易,私下认为不必完全拘泥于专攻,不知当否.

小鹤 发表于 2006-5-16 21:30

启功先生的字一般 只能近于名家 称不了大家

我认为能做成字库的书法已下了等次

天分至关重要

heshug 发表于 2006-5-16 22:34

"为何有的人专攻一帖多年而收效不大",只能说明还没入门呢,得好好反思自己对理解或学习方式了。"有的人短时期广泛涉猎而学啥像啥",说明人家书法已经入门了,但他一定也经历了初学时专攻一帖的艰苦磨练。若某人在初学书法的短时期内学啥像啥的话,那只能说的天才了。个人认为学习书法,得看自己的悟性,原则上是临习某一贴时,也可多读读其它各家的精品,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待真正掌握其用笔、结构、章法等,其实你也对其他书家的作品,一定有也些感悟了。至于不同书体,我认为在练习楷书的同时,可穿插学习一些行草,这对写好楷、行的帮助是很大的。

[ 本帖最后由 heshug 于 2006-5-16 22:37 编辑 ]

丁建星 发表于 2006-5-17 08:40

我只知道自古大师是通才,我虽非大师然亦是守一帖,攻百帖者

巴人 发表于 2006-5-17 08:45

原帖由 小鹤 于 2006-5-16 21:30 发表
启功先生的字一般 只能近于名家 称不了大家

我认为能做成字库的书法已下了等次

天分至关重要
可能小鹤君心目中对大家的概念要求比较高,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对启功做过专访,不仅普通人,就算书法界也都普遍认可启功的书法成就,是走雅俗共赏之路的典范,说“启功先生的字一般”,在下不敢苟同,恐怕我等一生都难达到他的境界
天分是重要,但不是第一位的,勤奋才是第一的。这是我的理解

巴人 发表于 2006-5-17 08:51

原帖由 heshug 于 2006-5-16 22:34 发表
"为何有的人专攻一帖多年而收效不大",只能说明还没入门呢,得好好反思自己对理解或学习方式了。"有的人短时期广泛涉猎而学啥像啥",说明人家书法已经入门了,但他一定也经历了初学时专攻一帖的 ...
说的有一定道理,可能我们看到的是人家的成果展示,没看到人家背后的艰辛
让我们埋头努力吧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发一个讨论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