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夕孩子最不希望听到的十句话
就要高考了,临考前,作为考生家长,您知道考生最不希望听到家长说什么话吗?我们不妨来听听部分考生的心声。忌语一:“加油!爸爸妈妈等你成功归来!”
家里有个孩子考试,全家出动是很常见的事情了。 很多考生家长一直把孩子送到考场外,还要不停地嘱咐。其实,孩子都想考出好成绩,可高考是一种能力考试,如果家长不切实际地乱嘱咐,反倒让孩子心里更没有底气。
忌语二:“祝你成功!”
尤其是对那些不要家长送的考生,家长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喜欢叮咛这样一句,其实没有必要。与其祝愿成功还不如换成“注意安全”“一路小心”等关心考生安全的话语,因为这样一句话传达的信息是“爸爸妈妈关心我,而不只关心我的成绩”。
忌语三:“记住你的目标,成败在此一举!”
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定目标。而且往往把高考看得过于重要,过分强调高考在人生中的作用,认为孩子如果考不上,或者考不到一个好的高校,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前途。
忌语四:“我们家孩子模考成绩回回棒,老师都说这成绩考清华北大没有问题!”
高考是能力考试,模考成绩好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孩子的确学得不错,但模考毕竟不是真枪实弹的考场,模考成绩好,但由于适应不了真实高考考场的氛围,影响考试发挥的考生不在少数。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这样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到时候很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挥。
忌语五:“把题看仔细,认真答题,千万不要有任何大的疏漏,争取多拿分。”
高考前老师已经反复叮咛了,希望考生掌握一些考试技巧,能多拿一分就多拿一分,这时家长就不要再多说什么了。因为,任何一个考生都不愿意在自己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点上丢分。
忌语六:“现在检验你复习好坏的时刻来了,你要好好把握。”
如今的孩子都知道高考的重要性,大部分考生都能认真复习、备考,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把握住机会,开始人生的下一个旅程。家长说这样的话,多半会让孩子那本来就容易波动的情绪更加难以平静。忌语七:
“再坚持一下,好好把试考完,你和爸妈就都解放了。”
孩子听到这话,就会感觉到自己是家长的负担,好像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碰到那些倔强、任性的孩子,可能会顶撞,以至于伤害双方感情,直接影响到孩子考试情绪的稳定。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导致孩子憎恨考试。
忌语八:“同样是人,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
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家长喜欢拿孩子来相互攀比,一个正确的心态是,不管人家的孩子如何,只要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父母就应该有所满足。
忌语九:“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争气,要有出息。”
现在的家长为孩子付出很多,他们也希望能得到孩子的回报。很多家长都认为,在孩子没有****之前,孩子学习优秀、自觉、求上进就是对父母悉心栽培最好的回报。而很多家长也一厢情愿地把孩子能否考上大学、能否考上好大学与孩子未来的命运挂钩。
忌语十:“考不上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明年我们再重新复习。”
很多家长希望用这样的话来给孩子减压,帮他们宽心。其实,大部分考生对这句话非常反感,他们觉得还没有高考就说这话,就是家长对他们能力的一种否定。 清醒对待一模成绩 调整状态不轻言成败
近日,北京市各区的一模考试都相继结束了,考生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一模的成绩,一模之后考生和家长都要注意些什么呢?为此,记者专访了北京新干线学校的冯建校长,请他为各位考生和家长讲解该如何在一模之后进行深层思考。
●轻视看待一模分数切勿迷信,不轻言成败
冯校长提醒各位考生,没有一所大学是通过一模成绩录取学生的,各位考生应该把一模成绩和一模考试本身分开对待。
一模考试是高考之前第一次大型的正规考试,冯校长分析道,一模之后,提前放松或者提前放弃都是不可取的。除了一模成绩外,还应该把高三期中、期末、二模成绩的平均分数和在本区的排名作为填报高考志愿的参数。
●清醒对待一模的成绩扪心自问哪些有水分
冯校长建议考生们在拿到已经批改过的一模试卷后,要反思:“哪些题是我提前猜到或者考试时不会但蒙对的?”这样就要坚决减去自己成绩中的“水分”,客观评价自己的实力。这样才能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保持清醒。
●区别对待一模试卷中的错误精确定位错误,精确定位高考目标
冯校长建议考生们应该把自己现有的知识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掌握、可以拿分的。第二部分是有希望拿分,但把握不大的。第三部分是在最后几十天的时间,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拿不到分的。
分析过后,考生应该把重点放在第一部分,先把这些部分复习好。对于把握不大的部分,如果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可以进行一个有针对性的复习。而第三部分,应当大胆舍掉,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能够得分的知识点。
●针对一模后的复习策略不同的考生,应对号入座
冯校长专门针对基础好和基础差的考生,给出了一模之后不同的复习对策:
对于尖子生,基础题得分没有太大问题,一模之后,应该注重强项、弱项一起抓,争取不偏科,这样总分才能更高。
对于中等生,通常会在基础题上丢分,那么这类考生在一模之后,最重要的还是抓基础。同时主要抓优势科目,争取多得分;但劣势科目也不能舍,要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可以得分的,尽量能得多少得多少。
还有一些基础环节过于薄弱的考生,冯校长建议这类考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提高复习的效率,可以考虑“偏科”。让自己的强项更强,让自己的弱项尽可能多得分。 大家都要学习一下,不要重蹈覆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