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敬 发表于 2006-4-22 08:53

我临的《怀仁圣教序》

近来本人断断续续临《圣教序》一个来月,深有感触。回顾一下,有七分的痛苦,三分的快乐。痛苦的是本人的书法基础太差,加之年龄偏大,反应能力远不及年青人。所以临起《圣教序》来十分吃力。每每看到我贴在墙上临写的字,更是觉得差之千里,所以总是痛苦不堪!但又于心不甘!我想起在小学时的一个课文,说得是一个人到一个遍地是宝的地方,想把这些宝都带回家,后不听别人的劝告,贪心不足,终被太阳烧死。我也许应该从这个故事里得到一点启发,放松自己,学多少是多少,不要太认真了。还有三分的快乐是什么呢,就是在临写的时候每有所悟,也还有些许的快意,尤其是越写下去越认识到《圣教序》的博大精深,对每个真正爱好书法的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

      看看当今活跃在书坛上的那些有成就的书家,十有八九都取法于《圣教序》,可以这么说谁在这方面多得到一点,谁的书境就高一点!看看他们的用笔,结字,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圣教序》!赵孟頫说过:“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就是这个道理。

子敬 发表于 2006-4-22 08:55

我的博客:

http://blog.shufa.org/more.asp?name=lijian3647&id=3794

吴亚非 发表于 2006-4-22 09:30

如果60以下,大有前途!!

墨趣堂主 发表于 2006-4-22 12:05

施兴国 发表于 2006-4-23 16:33

楼主的王圣教应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 换笔:楼主的笔弹性不够,应选弹性大,锋颖尖的狼毫或狼尾笔。
2 调墨:楼主用墨太稠,加上笔的弹性不够,影响书写速度,写不出行书效果,像在写楷书。
3 纸:如用宣纸,应用偏熟的,生宣忌用;平时练习可用竹纤维毛边纸,写圣教感觉不错。
4 气韵:不能像楷书那样一个一个写,要几个字当一个字写,运笔速度也要有变化——节奏;笔法更为重要,最好将笔画分析出来逐一练习。
以上是我临习行书的经验,不知对楼主是否有用?

学书初探 发表于 2006-4-23 17:11

同意楼上的观点,

子敬 发表于 2006-4-24 10:44

原帖由 施兴国 于 2006-4-23 16:33 发表
楼主的王圣教应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 换笔:楼主的笔弹性不够,应选弹性大,锋颖尖的狼毫或狼尾笔。
2 调墨:楼主用墨太稠,加上笔的弹性不够,影响书写速度,写不出行书效果,像在写楷书。
3 纸:如用宣纸,应 ...
谢谢施老师的指教,真是获益非浅.
你所说的都是我没有想到的事,只是盲目地临写,自己也感到笔放不开,以为是写得太少了.
谢谢!

鹤翁 发表于 2006-4-24 14:26

原帖由 施兴国 于 2006-4-23 16:33 发表
楼主的王圣教应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 换笔:楼主的笔弹性不够,应选弹性大,锋颖尖的狼毫或狼尾笔。
2 调墨:楼主用墨太稠,加上笔的弹性不够,影响书写速度,写不出行书效果,像在写楷书。
3 纸:如用宣纸,应 ...
不唯对楼主,对在下也有用呀。

wenhao32 发表于 2006-4-26 09:58

楼主还是先摹帖比较好。

破俑 发表于 2006-8-18 21:43

原帖由 施兴国 于 2006-4-23 16:33 发表
楼主的王圣教应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 换笔:楼主的笔弹性不够,应选弹性大,锋颖尖的狼毫或狼尾笔。
2 调墨:楼主用墨太稠,加上笔的弹性不够,影响书写速度,写不出行书效果,像在写楷书。
3 纸:如用宣纸,应 ...

好东西,小弟也来偷学一点.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我临的《怀仁圣教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