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香炉 发表于 2006-4-15 00:47

浅谈净化书法队伍

                       朴斋/文
 
 中国书法在繁荣二十多年后,我们重新回顾这一段风起云涌的时光,除了闹哄哄之外,并没有其他太多令人真正感动或留恋的地方。书法由于其表现元素的单纯性和门槛之低(而真正理解书法精义的人都会认为书法是世界上最为玄妙、形式看似简单而内涵却极为丰富的一门艺术),使得能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写字的人都能跻身于“书法家”之流,所以一个不争的现象却是:书法人口在逐步增加,书法艺术却日渐苍白。连最基本的音准旋律都掌握不了的“音乐家”,断不可能进入高档音乐厅举办演奏会;创作具象派油画,连基础的造型透视都还把握不到位的“画家”也绝不可能被高层次的美术馆所“大方”接受的。
  只有书法,可以连最基本的线条都不懂而能“进万家”,甚或进入级别最高的艺术馆参加层次较高的展览,并得到书坛内外的绝大部分人士的一致叫好又叫座。这样的结果,并非像时下常常提及的“空前繁荣”,恰恰相反,它的关键词是闹哄哄和苍白。之所以苍白,我以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时下很多书法创作远离了书法的精义。精义者,是物质最为本质、最为核心的要素,是A之所以成为A、B之所以成为B之所在,脱离了精义,则一切事物将面目全非,而中国书法的精义,也在中国书法完全成熟之日起就已完全确立。对于中国书法,我们可以理解为是通过用毛笔在纸(或绢、绫等)上书写汉字来表达个人情感的一门艺术(现代书法有异于此)。由此可以看出,书法的以下几个要素是不可或缺的:书写性(即一次性完成及由此延伸而来线条质感)、汉字基础。——这些也正是中国书法精义所包涵的内容之一。而书法的精义,又远不止汉字基础、书写性这两点,它还包括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其他更为深层次的内容,如:以汉字为书写基础而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唇齿相依的关系;书法线条的缓慢疾涩、抑扬顿挫所表现出来自然意识;书法的哲学高度、宇宙意识和生命意义……凡此种种,都一起构成了中国书法的精义。
  自上世纪80年代书法日渐繁荣起来后,书法人口的数量剧增,这些人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深知中国书法精义的有责任感书家,他们凭借深厚的学养和过人的智慧在为中国书法的发展作不遗余力的努力;另一类为对中国书法精义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的“书法文盲”,他们凭借一些操作性较强或与中国一贯的官本位体制相结合相依存的手段“勇敢”地在当代书法界呼风唤雨,其气势之磅礴令人叹为观止。而后者又因为善于活动或炒作,往往更容易获得“话语权”,且人数远远超过前者,故两者力量之悬殊不可同日而语。“书法文盲”招摇于书坛的幌子是“创新”或“现代”,他们并不理解真正的创新是需要雄厚的根基的(更不用说理解书法的精义),或者说他们的目的并不在此,他们之所以要到书法界来分一杯羹,恐怕真正的目的并不在书法本身,或许近几年由市场经济繁荣所带来的艺术市场繁荣、追求所谓“品味”、“上有所好,下必胜焉”的社会环境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推波助澜者。
  当然,任何事物都需要不断的发展,书法也不例外,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书法的精义的外延也将会不断扩大。近年来书法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创新也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热点,无论是流行书风、文人派书法、学院派书法、现代书法,都是对中国书法的创新问题做有益的尝试和实践,不论如何,它只要还未越出书法的“疆界”,就依然还是书法,依然固守了书法的精义,依然还是有意义,依然对书坛有不可忽视的启迪作用。至于“字球书法”、“女体书法”、“街头书法”及其他装置书法则已越出了书法所固有的圈子,已经不在书法之列了,所以也无关书法的精义。
  闹哄哄弄了二十几年,不断有“书法文肓”闯入书坛并且春风得意,显然不是好现象,书坛理应是由深知书法精义的有责任感的书家和有追求的书法爱好者(这两者才是书法的前途所在)组成的,对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他者”,我们应该坚决的将之排除在外,不论他官多大、名气多大、手腕多硬。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不附和他们、不为他们喝彩、不给他们舞台、对他们的一切不闻不问,他们就自然会灰溜溜的退出大家的视线。
  只有这样,书坛才会变得更加纯净,书法的未来才会更加值得期待!
  
                                                           2006年4月4日于广州

黄记文 发表于 2006-4-15 07:48

书法确实是:空前繁芜.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4-15 18:43

楼主的帖子有其积极的一面,不过这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话说回来如果把糟泊真的清除出论坛,“空前的繁芜”一定到来,但这绝对不利于书法的发展,对书法而言,吸收方方面面的爱好者进行充实的确有其功利的一面,为了发展手下留情。

penvag 发表于 2006-4-15 20:18

对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他者”,我们应该坚决的将之排除在外,不论他官多大、名气多大、手腕多硬。
其实这些人也有点下面作用。历来书坛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些附庸风雅的当权者的推动。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4-15 23:26

原帖由 penvag 于 2006-4-15 20:18 发表
对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他者”,我们应该坚决的将之排除在外,不论他官多大、名气多大、手腕多硬。
其实这些人也有点下面作用。历来书坛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些附庸风雅的当权者的推动。
“附庸风雅的当权者”在书坛是一个普遍现象,可有谁又能在意呢,更别说净化书法队伍了,难点

梦草堂 发表于 2006-4-15 23:36

为什么会--“不断有“书法文肓”闯入书坛并且春风得意”?
因为有些“书坛中人”不惜牺牲书法艺术的基本原则,为某种利益违心地去捧他们。

爱上母大象 发表于 2006-4-16 18:16

大清洗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4-16 19:15

原帖由 爱上母大象 于 2006-4-16 18:16 发表
大清洗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实际的动作会稍后奉上,但不是清洗

jinyang123 发表于 2006-4-17 16:51

暂时不予清洗亦可,应有批判性的立场!

[ 本帖最后由 jinyang123 于 2006-4-17 16:54 编辑 ]

皇家雪狼 发表于 2006-4-19 13:14

话不错,但不可能实现!!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净化书法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