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_000 发表于 2006-4-1 15:42

书画打假的蹊跷

这个标题看有些令人费解,打假还有什么蹊跷?净化市场,维护收藏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呀。这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到了书画市场,问题要复杂些。

    首先,针对一般消费品站出来打假的,往往是知名品牌。比如茅台酒打假似乎很自然,耐克鞋打假也不奇怪,可是如果今天出现一条新闻,说武大郎牌白酒重拳打假,你可能就有些纳闷了,武大郎白酒?没听说过呀。书画界就有不怎么知名的画家高呼打假的,那幅假画可能只卖了几百元,但一时间,报纸、网上都能见到这位画家义正严辞、义愤填膺的打假呐喊。至于吗?有人说,人家这叫公关,因为通常只有画得好、卖得贵才会被仿冒,只有名气大才会被仿冒。高调打假,是为了告诉人们他的作品被仿冒了,等于是在间接告诉人们他的作品画得好、卖得贵,这是第一个作用,他的名字频繁见诸媒体,这是第二个作用。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不过笔者也听到了藏友另一种感慨:“现在赝品真是无孔不入,你看看,连这样的画家都有人假冒呀。”“连这样的画家”,不是一个十分积极的评价。

    还有一个现象也值得一说。针对一般消费品的打假,不会伴随着真品的价格浮动。茅台酒打假之后,一瓶该多少钱还是多少钱。书画市场就不同了,有些画家打假之后会提价。这样的现象,非著名画家有,著名画家也有。这是怎么回事?是画家们采取的防伪新措施?还是打假本身就是为提价而做的铺垫?谁也说不清楚。不过按常理看,提价似乎不会对仿冒起到遏制作用,倒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仿冒者。

    不管是为了公关还是为了提价,如果画家们的初衷真在于此,笔者颇有几分痛心。中国书画是一种情操的体现,是一种修养的表达,对于仿冒者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似乎也能体现画家的情操与修养。如果是单纯的疾恶如仇倒也罢了,如果是将计就计,总觉得不那么坦荡吧。现在画家们给3万元就给你画3条鱼,给5万元就画5条鱼已经习以为常,如果再攻于心计,忙于出新招运作市场,真就离中国书画的精髓越走越远了。这样的画,我看不买也罢。 (梁言)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4-1 18:32

好啊,我再细看看回复,有其时代性

梦草堂 发表于 2006-4-1 21:57

不管是出于疾恶如仇,还是出于运作市场,打假都是应该的。书画家的情操与修养不应该包括容忍造假。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4-2 17:45

书画造假,打假已经有年头了,最早可以上溯到一千年,现在还能发现被假冒的东西,至于说今天这个话题被屡次提及的确是有其时代背景,拜金主义的横行,人格信仰的缺失,于是大量的书画作品被克隆,被假冒,蒙受损失的不单单是作者,还有购买者,崇拜者;打假年年挥重拳,屡禁不止的原因很多,其实所有的书画者都应该私心窃喜,因为这从根本上说明现在的书画作品具有一定的市场,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不过坏处楼主已经提及老宫就不废话了,但凡事情得从好处看,呼吁一下如何去引导,不一定非得去堵,大家有什么高见尽管谈,共同保护书画作品、作者的合法权益,打假的路得一步步走

梦草堂 发表于 2006-4-2 20:06

今天去书画店,见有当今书法名家作品若干,观之甚失望--不知是作品假,还是其水平本如此。
如果市场上没有假货,我今天就可以对其水平做一评价了。但现在没法说--这也是造假害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画打假的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