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的别样风景(二)
偶然的机会,在天津我遇见了马先生,马先生的老师是天津已故书法家黄寿昌.黄老与吴玉如先生师出同门,却名声相差不少,究其原因,却是文革所害,黄老家藏法帖均被红卫兵烧毁,一怒之下,竟封笔不书.直至文革结束,吴先生亲自登门相劝,才重拾书艺.但黄老对弟子要求甚严,自己和弟子从不参加比赛展览.默默耕耘.去年天津书展上终见吴老和黄老的书法真迹,书风相近,只是吴老的字更沉劲,黄老的字更迥丽.两位老人的弟子风格也相近.欧阳中石先生继承的更好一些,李鹤年先生的字我以为有点媚,过于俊了.但成如陈忠康语"现在的书家将古典的作品中的某一点夸大了,就以为是自己创新了"(原话有些记不得)一样,虽然欧阳老师也从碑中走来,但也只是将吴老先生书艺中的某些特点提升系统起来罢了,书法语言是远不如老师丰富的.但欧阳老师和李老师也确实把吴的书法特点推向了一种极至.后人能在技法上有突破是真的.
但两位先生的弟子也将一些结体,点画方面的特点都出奇一致的都保留到自己的书风中,未免有程式化的东西在里面,突破创新不足,令人遗憾.
至今这位马先生仍不愿涉足天津书坛,紧守师训,闭门练字.这未尝不是另一种风景. 可敬的人在减少,说明社会在退步,书品在降低,必将导致书法整体的退步,如果再多几位马先生这样的书法家,中国书法就大有希望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