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冷?是热?--关于书法“生存”问题的讨论
最近有几个帖子,关注一个共通的问题:书法是否在趋冷?是否在衰落?细思其因,隐约有对书法的“生存焦虑”。这种焦虑也是许多传统文化在面向现代化社会进程时共有的危机感。很多传统艺术已经或正在消亡。面对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面对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书法人有危机感实属正常。但是,危机感上升为焦虑,有必要吗?衡量书法在今天的生存状况,不能跟着感觉走,需要切实的考察论证。但切实的考察论证,又需要相当的条件,是个人无法具备的。我只能提出一个考虑问题的思路,提出一些问题,请大家讨论。
1、生存基础之一:汉字的使用,书写方式的存在(与电脑打字相对)--?
2、生存基础之二:书法人口(书法从业者、学习者、爱好者)的绝对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以围棋为例:中韩日都有一千万的棋迷,但从总人口比例看,韩国占压倒的多数。韩国总人口4600万。)书法人口有统计吗?我没有找到,但肯定比围棋多。随便找一个普通单位进行调查,书法爱好者都比围棋棋迷多。有一篇说书法家过剩的文章可做参考。
3、书法在生活中应用的广度与深度--?这种应用应该包括“自以为”是书法的应用。如有人贴出海报,字虽难看,却是毛笔字。出海报的人认为是用了“书法”。虽然我不承认其是真正的书法艺术,但认可其做法是想“应用书法”。这也是应用需求。
4、书法作为一种艺术门类的延续性--?其生存与发展的时间与轨迹是否是不间断的、有没有可能戛然而止、是否有继续延续的可能及其可能的时间长度。
5、作为教育的一个内容或一个专业的状况--?好像有一个书法专业热的帖子,可做参考。
6、书法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古代的、今天的,二者的相对地位比较(古代作品在当时、今天的作品在今天)
7、书法艺术家群体在社会上的地位--?
8、书法艺术产品在社会上的流通情况--?
9、书法相关艺术门类的生存状况(如国画,国画存则书法必存)--?
10、前面太咬文嚼字了,写得自己有点烦,您烦吗--?多此一问,凑成名不符实的“十大”。十个问题我都不清楚,请大家讨论。 答梦草堂兄:
危机感应该有,焦虑就纯属杞人忧天亦
1.不单单就是电脑、铅字、pp版、刻公章(包括刻真假公章滴)、
2.同感
3.应用需求的提法有理,只是评价是否书法的定论不是像文中所言
结论作定义,回头咱再看看
4.没有可能,大一点的看世界上已经有不少国家把中国的汉字作为必修课
(虽然其中不乏有不怀好意之徒)世界范围内(面宽吧)对书法的喜爱程度也在与日剧增
甚至会伴随人类文明的继续(这不是自满)
5.那个什么热的帖子以后再看
6.市场说话
7.人怕出名猪怕壮,即使是书法家也是如此
8.局限在几个成名日久的长辈,其实真应该把被埋没的写得好,没名气
的书家往上推推,有利于提高积极性,对发展书法的群众基础有帮助
9.这个话题值得商榷,可供参考的也无非是:古人有诗书画印云云
当算一介佐证罢,
10.老宫也凑个十(因为中国人讲究十,什么十全十美,十面埋伏
……)就当给后来着一个提示吧,想过我们写字应该写到什么层次
才算功德圆满吗? 热是很热的,可能有大师出现吗.看看当今书坛吧...... 原帖由 博览群姝 于 2006-3-27 22:00 发表
热是很热的,可能有大师出现吗.看看当今书坛吧......
会出的,您就成好等吧,最次的大师 炒贴的,你把个头像整的像鬼,看的人发毛,好在老宫自知人比鬼可怕,想开了,不然会做梦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