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秀山 发表于 2014-10-14 11:14

【展览现场】
诸相非相——倪水通艺术展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举行

邢秀山 发表于 2014-10-14 11:14

【展览现场】
诸相非相——倪水通艺术展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举行

邢秀山 发表于 2014-10-14 11:14

【展览现场】
诸相非相——倪水通艺术展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举行

邢秀山 发表于 2014-10-14 11:14

【展览现场】
诸相非相——倪水通艺术展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举行

邢秀山 发表于 2014-10-14 11:14

【展览现场】
诸相非相——倪水通艺术展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举行

邢秀山 发表于 2014-10-14 11:14

【展览现场】
诸相非相——倪水通艺术展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举行

邢秀山 发表于 2014-10-14 11:14

【展览现场】
诸相非相——倪水通艺术展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举行

邢秀山 发表于 2014-10-14 11:14

本帖最后由 邢秀山 于 2014-10-14 16:02 编辑

【展览现场】诸相非相——倪水通艺术展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举行 砚边随笔      以性灵作画,还是以感官作画,应该是东西方绘画的主要分野。赵无极,谌北新赴外取法,融合中西,堪称典范。他们不约而同用西方的工具色彩,以油画的方式演绎中国山水的大写意,赵先生气贯长虹,格局奇稳,色调绚烂而浑茫;谌先生则笔铺粗犷,以小见大,景置浓烈而超然。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遍九州。   我书臆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坡翁书无法而法,实为至法,人言“画”字也好,“偃”笔也罢,看似有违道统法度,而在浩气蒙养之家腕下,“取其意气所到”便化入高境,有道是“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米襄阳追求专门家之纯粹,写米越写越出意趣;王孟津思力交至,写王愈写愈咄咄逼人;山谷道人诗性笔性超人,大草写意韵胜于素。   米襄阳书于形式意趣之索求,几近颠逸,于意外缺憾处可谓不屑一顾, 有诗为证:“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吾洛城人亦常引俚语“洛阳秀才,差字布袋”,无计笔下误的自我调侃味与米氏不谋而合。   本家倪元璐先生于明季,有“倪高士”之称,其书跨弛奋逸,如大力金刚,元气淋漓。余法其长,心摩手追,无视工拙,直取自然意味。   全面发展的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在其“自我鉴定”中有“写字是第四”一说。老先生的谦逊与自知是令人感佩的。愚曾放言:三百石印富翁的画作款识看似取法欠古,却清新自在,令人愉悦。据先生自述得知,先生书法师承主要由东洲居士、板桥、冬心先生上溯至李北海。当他一经得见大他二十岁的缶老的真迹便慷慨解囊,拿来稍加侧柔灵动后,与画作极其相配得体,真是“远亲不如近邻”。   “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两者虽难以厘清,但此乃觉斯先生明智之举,上世纪有名份书家的滑坡现象可为反证。   “我无他望,所期后日史上,好书数行也”。在极度矛盾冲突中苟活的王铎先生,欲以书名洗刷自已政治上的不幸与亏欠,“逐迹穷源,思力交至”,功夫不负有心者,王铎书风后世虽有微词但名家多有好评。   书圣之代表作《兰亭序》,不如其《丧乱帖》手札一路更为生动。大凡超越智慧结构的玄妙处,用心不如动情,郑重其事不如随缘任性。   天天写,天天画,无疑是一种堕落。惰性思维状态让人周而复始,当艺术家赖以生存的所谓风格一但打磨成形,艺术创作退化为重复制作,艺术女神便永远离你而去。

邢秀山 发表于 2014-10-14 11:25

报道完毕    感谢关注!
微信发布网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AyODM3MQ==&mid=201049504&idx=1&sn=3fab09132213157d9ad1909e70dedc3c#rd
http://www.shufa.org/bbs/data/attachment/forum/201408/19/173447r9t7wlo9ylh55vtw.jpg
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展览现场】诸相非相——倪水通艺术展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