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壶画册出炉
本帖最后由 酸菜 于 2014-7-30 13:04 编辑老壶夫妇在《道德经》发源地——河南灵宝函谷关
static/image/hrline/line1.png
老壶原名(胡庆斌 )河南开封人,号胡颠,别署卧游堂、非我非鱼。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荣宝斋画院。中国美术家交流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交流协会会员、荣宝斋画院画家,南通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主要从事绘画 、书法 、篆刻创作与美术理论研究。出版有《非我非鱼胡颠艺术》发表过《胸中丘壑无去处 独坐书斋点将来》、《文心写道 玉树临风》、《立法自然 了法性情》等文章。2011年在河南举办《空 . 灵》个人书画展。现居北京, 职业书画篆刻家。
http://www.shufa.org/bbs/source/plugin/sina_xweibo_x3/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酸菜的微博
浅说老胡和他的画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中央美院和老胡同窗求道是20年前的事了。那时我才二十几岁,老胡比我还要年轻,印象中一派天真烂漫的样子,多问而好学,整日的穿梭在书法专业和美术史专业的同学之间乐此不疲,大家都知道他对书法和篆刻有着非常的兴趣和执著追求。我也有幸通过老胡得到了书法专业的邹同学操刀的两枚印章并至今珍藏。作为画家的老胡已是我在央美读研时才知道的,中间失联了十几年,仍旧还是同行,我心甚慰。
老胡画的是水墨画,内容有花鸟、山水、人物,中国的三大题材全部囊括。说实话还真的让我一下子不知道该归到哪一个风格类型里最为妥帖。所谓“风格”即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词源于希腊文στ .本义为一个长度大于宽度的固定的直线体。风格是识别和把握不同艺术家作品之间的区别的标志,也是识别和把握不同流派、不同时代、不同民族艺术之间的区别的标志。
可能多数看过的人把他的画归到“文人画”一路,而我并不完全赞成。文人画,也称“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是由元代画家赵孟頫提出的。从外在艺术表现形式看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尤其和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而其核心是社会文化精英阶层“士人”的哲学、美学观念的体现,二十世纪随着这一精英阶层在社会制度转型中的瓦解被专业技术型知识分子所替代,当代所谓新文人画亦或叫伪文人画更为准确。
在我看来老胡的画应该称作“素人画”。素人画这个称谓原自法国,素人画家是没受过正统专业训练,凭感觉和直觉作画的人。他们多富想象,无拘无束的全情展示生活片断或心中理想的祥和世界。
老胡能文写过不少艺评,画是自书法、篆刻自悟而来,传承了士人艺术的形式,以其自由夸张、大胆泼辣的手法,表现出纯朴、自然、率真和坦诚的风格,透过非主流审美取向以非技术化的生疏赅简方式投射在创作上,表现出专业化的当下自我边缘化的真实感受,这些作品展现了老胡自身面对主流绘画趣味的理解和回应。
当代中国文化是浮躁的,当代画家是浮躁的,呈现出来的作品也是浮躁的。在专业化日益加强的当代画坛,高度技术化的追求,题材更加自觉类型化,审美更加注重观念化 ,连同画家们的交流也以圈子化分,个人品牌意识更加强烈。反观老胡的画简单,感觉不到对技术的渴望;他的画单纯,也感觉不到具体的年代特征;他的画没有强烈的个性,没有夺目的张力,也没有新奇的观念;不管你喜不喜欢就在那里,安静、平淡,既不主流也不前卫。如果你能沉下心情,用一个普通读者的眼睛慢慢地看,或许从中能有别样的领悟。
甲子年仲夏夜于北京艺术驿栈 晓畔
{:1_107:}{:1_107:}{:1_107:}123打折网 {:1_277:}{:1_277:}{:1_277:}功力更上一层楼! 色彩不错,只不过更喜欢水墨的。{:1_277:} {:1_281:} 【老壶画集】印刷成品!!
{:1_248:}{:1_248:} {:1_277:}{:1_277:}{:1_277:}{:1_277:}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