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烛阁
发表于 2014-4-14 21:04
{:1_277:}细品新宇先生精美作品之后,令人顿生敬慕。刚步入而立之年,就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实属不易。纵观先生的作品归纳以下几点拙见:一、用笔讲究,大巧若拙,笔笔到位,力可抗鼎。这也是写好篆隶的基本功。二、师古不泥,通过作品便可窥见,字字来源于传统,但又不落窠臼。别出新意,独具匠心完全凭借作者的聪明才智。三、文雅书风,研究书法不只限于临摹与创造,更主要的是注重字外功的修炼,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充满书卷气。四、古今结合,贵在变通,扬长避短,心手双畅。这方可称之为练就书法的最高境界。{:1_107:}
怡情怡志
发表于 2014-4-14 21:16
{:1_277:}{:1_122:}{:1_107:}
xiejichang
发表于 2014-4-15 09:44
精彩!!!
张跟党
发表于 2014-4-15 09:52
{:1_277:}{:1_277:}{:1_107:}{:1_107:}{:1_107:}
翰墨布衣
发表于 2014-4-15 10:54
{:1_277:}{:1_277:}{:1_277:}
挚爱丹青
发表于 2014-4-15 13:53
本帖最后由 挚爱丹青 于 2014-5-23 20:35 编辑
热烈祝贺吴新宇老师网展圆满成功从吴新宇老师开篇《追逐书法》中能感受到吴老师是一个积极、勤奋、阳光、感恩的人。“每天最快乐的是在自己简陋的书屋,拿起笔来练练字,拿起笔全身都舒服,精神更是放松。能净下心来写写字,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哪天不写字浑身都不舒服。20来年在黑白之间寻求书法,不断追求大拙大美的书法,今后还会不断追逐书法到永远•••••••”真挚的话语透露出质朴的厚道。
吴老师隶书取法自《好大王》、《开通褒斜道》,其格调高雅,结字谨严又欹正相间,骨力内含,悠然自得,雄健朴茂中透出秀逸婀娜。条劲健柔韧用,意境空旷高古,大气磅礴。虽不事张扬而性情自见。以形质展示神采,以神采统率形质,体现神采奕奕真风流的大境界。吴老师篆刻师从于刘洪洋先生,其理论之深厚、学识之博大、胸怀之宽广,印如其人,篆刻风格也同样离不开人品学识,吴老师为人严谨、扑诚,其篆刻有先贤神韵、留放自如。布局合理而又变化莫测,不拘成章而又生动自然,刚劲威猛而又儒雅平和,植根古人而又自出新意。远观气势充沛,近察含蓄蕴藉,可谓是“笔中有刀”,让人不得不叹服其过人的才智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刻领悟。祝福吴新宇老师马年艺事精进。
刘光智
发表于 2014-4-15 14:01
虽同在天津,但多次的展览也未与吴兄谋面,通过延安了解了吴兄的一些书法经历,我为吴兄的执着所感动,祝贺吴兄
daxia
发表于 2014-4-15 14:09
吴先生书法了得
津门,书学渊源,北碑有孙伯翔,汉隶有龚望,行书有吴玉如,令人向往。
观吴先生书法,以隶书最佳,胜在气格,当代隶书创作人气虽旺,但流俗者众。或程式化,将刘炳森体越发的简化;或图案化,过分夸张变形,表现浅薄意象。能从汉隶承接古风者少之又少,气格是主要问题,鲍贤伦、张建会、王增军先生我最欣赏,气从汉来,有古意。
吴先生的隶书佳处是气格高,他的造型奇绝,骨力开张,清劲舒朗,既有现代追求笔墨的意趣,又保存了醇厚的汉风,有张建会、王增军先生的风范。如果说有什么不足,个人的风貌还不够突出,这也是创作中最难的事,慢慢来,不容易,毕竟大家太多了,期待你能越来越好
061001
河北省沧州市浮阳南大道孔雀城南运河区人社局
冯哲
13171986062
晋唐遗风
发表于 2014-4-15 14:25
无墨六彩气韵生动
关注新宇还是从他的篆刻开始,天津市首届青年篆刻家提名展中,新宇几方印章印象十分深刻,也很喜欢。因为喜爱便有意关注,当看到新宇简历,切实让人惊讶,如此年纪并利用课余时间创作,已多次在国展中获奖、入展,很是让人羡慕。随着接触的增多,深感新宇的谦逊与直爽。每次请教皆耐心细致的指出作品的优缺点,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年代他的真诚更让人感动。
今在书艺公社墨档案作专题展览,我想这既是对目前书艺的小结,更是探求书艺的新开端。我很能体会寂夜他在自己书房握笔挥洒,忘记一天的疲惫,在黑与白世界寻求心灵那份宁静的感受。这不正是对书艺的执着与向往?
纵观其展出的作品,让我迷恋的是他的隶书。看他的隶书总感觉有中国画的韵味,不落俗套。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新宇用篆书笔法写隶书,因此线极具质感。线条虽略细由于注重用笔的藏、露、方、圆的变化。由于充分发挥了软毫的书写性使字呈现出古朴、遒劲、率意的自然美。从构成的角度看,新宇探究篆刻,并有相当造诣。深悟知白守黑,无画出皆妙的道理,字形大小错落,密处不能容针,疏处可走马,有的字大头小尾,稚拙可人。
当然,新宇在墨法上虽有浓、枯之变,我想新宇可否再胆大些,写意些。可否用一用宿墨,涨墨丰富墨色的变化,使气韵更生动,隶书更具韵味。祝新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晋唐遗风
发表于 2014-4-15 14:35
五墨六彩气韵生动
关注新宇还是从他的篆刻开始,天津市首届青年篆刻家提名展中,新宇几方印章印象十分深刻,也很喜欢。因为喜爱便有意关注,当看到新宇简历,切实让人惊讶,如此年纪并利用课余时间创作,已多次在国展中获奖、入展,很是让人羡慕。随着接触的增多,深感新宇的谦逊与直爽。每次请教皆耐心细致的指出作品的优缺点,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年代他的真诚更让人感动。
今在书艺公社墨档案作专题展览,我想这既是对目前书艺的小结,更是探求书艺的新开端。我很能体会寂夜他在自己书房握笔挥洒,忘记一天的疲惫,在黑与白世界寻求心灵那份宁静的感受。这不正是对书艺的执着与向往?
纵观其展出的作品,让我迷恋的是他的隶书。看他的隶书总感觉有中国画的韵味,不落俗套。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新宇用篆书笔法写隶书,因此线极具质感。线条虽略细由于注重用笔的藏、露、方、圆的变化。由于充分发挥了软毫的书写性使字呈现出古朴、遒劲、率意的自然美。从构成的角度看,新宇探究篆刻,并有相当造诣。深悟知白守黑,无画出皆妙的道理,字形大小错落,密处不能容针,疏处可走马,有的字大头小尾,稚拙可人。
当然,新宇在墨法上虽有浓、枯之变,我想新宇可否再胆大些,写意些。可否用一用宿墨,涨墨丰富墨色的变化,使气韵更生动,隶书更具韵味。祝新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