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龙1984
发表于 2013-12-8 17:22
崇德养心真境界,
悟贤探艺雅人生。
热烈祝贺叶华洲老师书法展成功展出!细心领略大师风采!
挚爱丹青
发表于 2013-12-9 08:20
本帖最后由 挚爱丹青 于 2014-1-6 13:31 编辑
祝贺叶华洲老师书展圆满成功
叶老师诸体皆能,其行草作品从“二王”得益颇多,对“二王”一路帖学的研究和认识已经走在前列。特别是对“二王”法帖笔法速度的把握和理解,对“二王”的挖掘已经有一定的高度。“二王”的特点是点画、线条和整个书风的儒雅和流畅。这是晋代文人的一种精神追求,也是晋尚韵的一个具体体现。其取法高古,敦厚俊朗,大气率真,结体生动活泼、奇趣多姿,用笔灵动率意,笔饱墨沉,古拙浑厚,墨色多变,这是他对经典书法元素进行开掘、提炼和充分整合的结果。作品中处处流露出其对传统经典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既有对传统的坚守,又有时代的创新,真正实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审美的结合。
叶老师魏碑书法平正稳健,作品通篇气息通畅。洒脱而朴茂,沉着又痛快,刚柔咸宜。在不表现中很好地有所表现,不假雕饰,不矜奇怪而韵余于笔,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字里行间均能传达出其人之狷介,其书之安雅。
叶老师的小楷以笔画的聚散关系,还有长短的对比,在结构上造成一种跌宕摇曳的动感之美。
叶老师在创作中坚持自我,在神采、气韵上做积极的体察与把握古人的同时,又敢于跳出古人的藩篱,不断开阔视野,扩展艺术创作的新空间。
祝福叶老师艺术精进,更上层楼!
王岳学书
发表于 2013-12-9 08:26
祝贺祝福“真境界——叶华洲书法展”在江苏美术馆隆重举办!并取得巨大成功!
王岳学书
发表于 2013-12-9 08:27
{:1_277:}{:1_277:}{:1_277:}{:1_107:}{:1_107:}{:1_107:}
丹青散人生
发表于 2013-12-9 08:54
本帖最后由 丹青散人生 于 2014-1-7 13:10 编辑
{:1_226:}{:1_277:}{:1_277:}
杨天才
发表于 2013-12-9 09:16
腕下有鬼,书中精灵!书蒙逸少垂青。{:1_277:}{:1_277:}
云山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09:56
本帖最后由 云山楼主 于 2013-12-9 09:57 编辑
{:1_277:}{:1_277:}{:1_277:}
叶华洲老师的书法,给人以美的感受,气的通畅,诗的吟唱,画的意韵。叶老师的书作在风格气息上侧重于对秀逸,典雅,淡雅,疏朗的追求,他充分发挥自己用笔技巧娴熟优势的同时,更注重心态的调整控制,使其作品在面目的稳定性和精到程度上十分到位。其书在取法“二王”的基础上,又融入孙过庭的一些姿态特征,精谨流丽中时见散淡萧疏。章法紧密连贯,聚散自然,心手相得之际更有率真之趣。他的用笔有一股从容洒脱的韵质,但很难确切指出是专学哪一家哪一派。这种效果的形成,一方面体现了作者通过对古人作品的反复临习揣摩而获得的技巧和把握能力;另一方面更反映出作者在学习古人的过程中还保持着清醒的自我意识,没有被古法所束缚,并从中摸索和强化个人习惯乃至风格特征。他的书作往往不拘中侧,仅情动言形而已,笔势时而起伏流动,畅快淋漓;时而又缓进 徐行,超逸出尘。给人以一种变化莫测而又法度谨严、清俊典雅而又活脱的美感。可谓“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的旨趣。
叶华洲老师的行草作品隽秀俊美,跌宕起伏,飘逸洒脱。有魏晋的清朗秀逸;唐人的严谨精湛;宋人的意态横生。同时从作品中又可看出其有着超强的笔控能力,能自觉把握行笔速度的缓急和提按的轻重,其顺逆转折之变无不体现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字与字之间的牵连、映带、穿插、呼应、避就关系,促成了总体气势的连贯和丰满;而点画之间的参差、错落、疏密、偏侧、奇支斜,又体现出细节的精微和灵妙。其书作,有如长河奔涌,一泻千里,从中分明可以看出叶老师激情奔放时的不可遏止,甚至是喜怒之情的尽情宣泄。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叶华洲老师书法既谨守法度,又畅叙出情,体现一种闲适高雅的人文精神,既可让人直观生动的画面形象,又可感受到情感活动的节奏,既有感性的激发,又有理性的启迪,叶华洲老师把情感、想象、理解、体悟全调动起来,从而产生美不胜收的审美感受。
求题"茶禅一味斋"及作品集学习欣赏,谢谢!
--------------------------------------------------------------------------------------------------------------------------------
321100 浙江省兰溪市教育局 寿建刚电话13706897290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北兰亭书友会创始会员 兰溪市书法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入展中国书协展览12次 ]
云山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09:58
叶华洲老师的书法,给人以美的感受,气的通畅,诗的吟唱,画的意韵。叶老师的书作在风格气息上侧重于对秀逸,典雅,淡雅,疏朗的追求,他充分发挥自己用笔技巧娴熟优势的同时,更注重心态的调整控制,使其作品在面目的稳定性和精到程度上十分到位。其书在取法“二王”的基础上,又融入孙过庭的一些姿态特征,精谨流丽中时见散淡萧疏。章法紧密连贯,聚散自然,心手相得之际更有率真之趣。他的用笔有一股从容洒脱的韵质,但很难确切指出是专学哪一家哪一派。这种效果的形成,一方面体现了作者通过对古人作品的反复临习揣摩而获得的技巧和把握能力;另一方面更反映出作者在学习古人的过程中还保持着清醒的自我意识,没有被古法所束缚,并从中摸索和强化个人习惯乃至风格特征。他的书作往往不拘中侧,仅情动言形而已,笔势时而起伏流动,畅快淋漓;时而又缓进 徐行,超逸出尘。给人以一种变化莫测而又法度谨严、清俊典雅而又活脱的美感。可谓“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的旨趣。
叶华洲老师的行草作品隽秀俊美,跌宕起伏,飘逸洒脱。有魏晋的清朗秀逸;唐人的严谨精湛;宋人的意态横生。同时从作品中又可看出其有着超强的笔控能力,能自觉把握行笔速度的缓急和提按的轻重,其顺逆转折之变无不体现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字与字之间的牵连、映带、穿插、呼应、避就关系,促成了总体气势的连贯和丰满;而点画之间的参差、错落、疏密、偏侧、奇支斜,又体现出细节的精微和灵妙。其书作,有如长河奔涌,一泻千里,从中分明可以看出叶老师激情奔放时的不可遏止,甚至是喜怒之情的尽情宣泄。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叶华洲老师书法既谨守法度,又畅叙出情,体现一种闲适高雅的人文精神,既可让人直观生动的画面形象,又可感受到情感活动的节奏,既有感性的激发,又有理性的启迪,叶华洲老师把情感、想象、理解、体悟全调动起来,从而产生美不胜收的审美感受。
求题"茶禅一味斋"及作品集学习欣赏,谢谢!
--------------------------------------------------------------------------------------------------------------------------------
321100 浙江省兰溪市教育局 寿建刚电话13706897290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北兰亭书友会创始会员 兰溪市书法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入展中国书协展览12次 ]
耕云居士
发表于 2013-12-9 11:55
观叶华洲书法有感:晋韵魏势兼修炼,清逸方峻两相宜。
一飞冲天
发表于 2013-12-9 13:39
首先祝先生展览成功!
纵观先生的作品真可谓是琳琅满目、动感十足。看先生作品,取法魏晋,得意二王,气韵流畅,古朴自然,厚薄相间,风流尽显。融古于今,萧疏自然,紧密得当,节奏感强烈。可见先生功力深湛,学能贯通,可谓上等佳作,其实不虚。此乃拙见,不知然否,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