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陌生的另类书法——“书法意象美”作品之四
不再陌生的另类书法——“书法意象美”作品之四施政明我们评判一幅书法写得好不好,其实依据的是书法的意象。不管是真书、行书、隶书,不管是浓淡、粗细、厚薄,不管是欧体、颜体、赵体,写得美不美,都是人们产生的一种审美的感觉,而这种感觉的本质就是意象。晋代著名书法家卫夫人是“书圣”王羲之少时的启蒙老师。她提出“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这里说的“形”指的是意象,它是通过联想和想象,然后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一[横]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许多书法爱好者,或是书法家,对书法很有审美能力,但书法究竟好在哪里,只能用外人听不懂的行话来搪塞,把书法搞得很玄乎,其实书法写得好不好依据意象美不美。书法意象来源于我们对社会生活的积累,来源于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研究,对书法意象就不再陌生,就会豁然开朗。书法意象处处在,一点一横,一字一部首都有意象。有人说,书法能培养人们的想象能力,这话一点也没错。如果我们把横画看作人左右手,或招手、或欢呼;撇和捺看作人的腿,或走、或奔……那么,面对一幅书法作品,您的大脑中就会呈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果您能把一点看作一坠石,一短撇看作一飞鸟……面对一幅书法作品,您的大脑中就会呈现美妙无比的大自然景色。展开您想象的翅膀,让您的想象作一次畅快的旅游吧。题目:山行书写:施政明 解读: 跌宕、险峻、不对称构成了另类的书法表现形式——运动着的书法。 起笔“远”下部向右挪,仿佛是骑手驾驭骏马飞驰;“寒”字下部撇捺向右,最后两点却左揶,表现出卧势,如驮如奔之态。“径”字的右部,“云”、“处”、“家”、“坐”等,都呈现出右挪之态,向左倾斜,似冲锋、如跑步,栩栩如生,寓运动于笔画中。而“停”、“爱”、“于”等字向左倾斜,似离弦之箭,如嫦娥奔月,形象生动。最后“花”字,两点下的横画右偏,下部的“化”却出乎意料的左倾,“匕”部左倾且收缩更鲜明,跌宕、险峻、不对称的结构方式通过“花”字表现得淋漓尽致。意象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得到栩栩如生的形象。这就是书法与绘画的不同。绘画可以直接用视觉感知形象,而书法只能对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得到意念中的形象。它不是表象,更不是具象。这就是书法的“神似”特点。上图中的“爱”意念中的形象可以是两个人物,也可以是一个人物;可以是这个人,也可以是其他人,甚至是其他的物类形态。这就是书法意象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美妙——想到什么就是什么,但它的“神”形是相同的——朝气蓬勃向前进!
雷人的书法,人人都看得懂的书法:书法笔画的形象来源于社会生活,通过想象和联想,大脑中就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远”下部向右挪,仿佛是骑手驾驭骏马飞驰. 当代书法应有古人的影子更要有当代人前瞻性的思维 丰富的书法意象美让您想象、联想的神经来一次痛痛快快的旅游。只要您想到什么,它就是什么,没有固定的形像,所以,人人都可以看,人人都可以想,“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