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国康 发表于 2012-10-11 10:12

▊▊▊ 康有为 至于那“象一条翻滚的烂草绳”又是怎么回事

▊▊▊ 康有为 至于那“象一条翻滚的烂草绳”又是怎么回事
    天地万物进化之“变”的核心,在一个彻底“颠覆”的骨眼上。
故康有为、梁启超两大巨擘,心知肚明其“变”的重要。从而康有
为有:“变者,天也”。梁启超有:“变者,乃天下之公理也”句。
 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因为没有做到彻底的“颠覆”,所以
失败了。康有为从激进派到保守派的转变,后世人皆褒贬不一。颂
之者称他是“改革家”,“广厦长素究为谁?南海先生康有为”。
贬之者称他没和谭嗣同一样“杀身成仁”,而选择“逃亡”,其保
皇与袁世凯同流合污,充当帝制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时,康有为自
然而然地,站到了历史的对立面,从政治巨人蜕变为现实的“侏儒”。
最终亦因政治的蜕变“不起色”,“康体”被“莫须有”之吐骂:
“象一条翻滚的烂草绳”,从而殃及并葬身在碑学实践的唾沫怒海
之中,最终在自行炮制的“维新变法”的旋涡里,直接道至其文化
上,乃至其人格上的“车翻船翻”吗?! 康南海是康“有为”还
是康“无为”?!
    千百年来,特别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长河里,能有一鳞半爪的
创新,都能让人仰视,而康有为是学帖学碑的晚清书法巨子身份,
在历代传统的基础上,大肆鼓吹“尚碑”意识,建立新一代个性
风格的,是孙过庭、苏轼、黄庭坚、米芾和陈白沙之后又一个,
理论与实践均有极高造诣的双栖人物。
   至于那“象一条翻滚的烂草绳”又是怎么的回事?!
   依我自己的觉察,说话的人这么凶,有咬你几口甚至还会吃
人感觉……。唉呀哟,那“条翻滚的烂草绳”不正是陈白沙用笔峭
搓牙,“茅龙飞出石军窝”的追求?“烂草绳”就是笔味!“烂草
绳”不正是茅锋才能所为?长锋毛毫能书写出“烂草绳”的效果、
能书写出金石味,不得了!不得了!
    凡事都得弄个究竟,才会明白。
    潘伯鹰是“烂草绳”句的原创者。我电脑一搜索:“二王书风
的积极追慕者”,“年少倜傥,能诗文、复能为小说,后乃敛手不
作,而一意学书,人独服其有识。其治书法较迟,迄其长逝,不过
二十余年……”。我横看竖看,歪歪斜斜的每一个字、每一幅作品
都只是一个能者罢了,我说潘你为儒者,我说潘你为尧舜者,可你
却青面獠牙,还带着吃人的征兆,做事却学奴学婢没有起色,如走
狗一样可怜,可怜!
    “盖天下世变既成,人心趋变,以变为主,则变者必胜,不变
者必败。而书亦其一端也”。康有为振聋发聩之追求:“一曰魄力
雄强;二曰气旬辉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
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醋足;八曰骨法铜达;九曰结构天成;
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
    故其从《云峰石刻》、《爨龙颜》、《石门铭》、《六十人造
像》、《泰山经石峪金刚经》诸碑中为之一变,涵泳沉潜,以碑写
行,迟送涩进,长戈大戟,硬弓铁驽,铸件一般,力满筋丰,生辣
倔强,流畅趣拙,枯润疏密,施以长锋软毫有如“茅龙”尽显神逸,
潇潇洒洒,思之咏之,富有金石之气,山野之气,与柔弱甜美之书
风,形同“冰炭”之别;有声有色,“目光炯炯如岩下电”,一见
夺目,再见惊心。是历史以来,雄强一路的旷世代表。
   只写唐宋行楷的人,不知康南海长戈大戟之痛快;不行碑版、
金石的人,那知康南海生辣涩进,拙朴倔强,尽茅龙之神逸,尽山
花烂漫之自然,尽山水急流之动态,尽墨云压来之气象,团墨团水
犹如寂籁奔腾……。   
    书评之人,如能认真地体验碑版、金石十年八载的话…定对康
南海顿生敬畏之心,定知康有为之所在焉。
钟国康

钟国康 发表于 2012-10-27 06:39

世人身在此山中,不是当面舒心,就是背地笑,不是奉承就
是诋毁,世情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 康有为 至于那“象一条翻滚的烂草绳”又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