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一天写几十个字,现在每天写20个字左右,一天写200字吧.
我自己的体会是初学一定要多写.掌握笔很重要,而多写才可以掌握. 这个帖子我从头看到尾,并为大家的热情所感动.壶兄抛的就是玉,所以比我平常抛砖的效果好的多,引出更多的玉。
壶兄对每位道友的回答值得大家深思。比如必须先入,才能出。生——熟——生,是正常的过程。一位道兄说临的太像,遇到没见过的字就不会写了,难道临的不象遇到没见过的字就会了?把遇到没见过的字不会写归咎于临帖太像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好象是李可染先生说过,对待传统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书法亦然。如果临得很像了,即完成临帖的第一阶段,可以再试试夸张临摹、分析临摹,甚至创作式的临摹。再次推荐沃兴华先生的《临书指南》。
一位道友起初以为壶兄写的是勤礼,可能是壶兄以前写过该帖的缘故吧?麻姑的结字略比勤礼方(矮)些,重心更低些,壶兄似乎应更突出这两点,这样就不会被误认为勤礼了。壶兄的笔力真实雄强之极,功夫深啊!每天4小时,大家努力啊! 补充一句,我认为遇到没见过的字写不好是没有很好的分析、总结该帖的规律,诸方面的规律。决不是平时临帖用功太深写的太像。 谢谢堂主兄,太赞我了.
过去我曾说自己的字是需要十年才可以给别人看的.
可是后来,我觉得看得人多了才可以帮自己更多.
麻姑我没好好读帖,不象勤礼研究得深些.
我临这些都是为感受临勤的效果.
现在也很困惑,究竟是写出自己好,还是把颜好好的继承更好.
堂主的话对我启发很大的,我决心以颜为主,放弃自己.
如果后半生能改得鲁公几字甚至是几笔而能得到鲁公点头,呵呵我就知足了啊! 用力过猛 走笔还不够轻灵,老壶你年纪也不小了吧? 谢谢指导,我确实半百了.
。。。。
我从头到尾都看了你们的发言,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老壶年过半百了每天还坚持4小时的功课,而我们年轻人,很多年轻人,很多有朝气的年轻人,有追求的年轻人,都没有老壶下工夫。确实值得我们年轻一代学习啊!!!! 年纪大的人手腕不够灵活,收尾阶段分岔除了笔的原因就是手腕的原因了,收得不够坚决 推论了啊,手腕一定和年纪有关吗?呵呵,一个老师一直手书黑板,为您他70岁时的手腕比如20岁,可是比50岁的不常用手腕的如何?
我不是反驳您的指导,我是希望大家看问题都可以宽点.
我一定在您的激励下,把自己的手腕练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