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居士 发表于 2003-1-13 20:50

[贴图]颜真卿《八关斋会报德记》各类藏本鉴赏及研究讨论


颜真卿 八关斋会报德记(整拓本)
http://www.shufa.org/news/images/news/yanzhenqing/090.jpg

溪山居士 发表于 2003-1-13 20:51

[贴图]颜真卿《八关斋会报德记》各类藏本鉴赏及研究讨论

颜真卿 八关斋会报德记(南宋忠义堂本)
http://www.shufa.org/news/images/news/yanzhenqing/091.jpg

溪山居士 发表于 2003-1-13 20:51

[贴图]颜真卿《八关斋会报德记》各类藏本鉴赏及研究讨论

颜真卿 八关斋会报德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明间拓本)
http://www.shufa.org/news/images/news/yanzhenqing/092.jpg
http://www.shufa.org/news/images/news/yanzhenqing/093.jpg

溪山居士 发表于 2003-1-13 20:52

[贴图]颜真卿《八关斋会报德记》各类藏本鉴赏及研究讨论

概述
《八关斋会报德记》(772年)
此记书法雄伟刚劲,体方笔圆,行笔兼有篆隶笔意,巧运藏锋和中锋,写出“
蚕头燕尾”之态。为颜真卿64岁时所书,是“颜体”的典型之作。此碑与其他颜书
大异,笔画如刀斧之利,不见通常的凝重,别有一番姿态和风度,显现了颜体楷书
的多种风格。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八关斋》骨肉匀停,绝不矜才使气,
昔人以为似《鹤铭》,诚为近之。”
自署立于大历七年(772年)五月八日。楷书,文一篇。唐大中五年(851年)田悦
补篆额,同年正月一日崔倬跋。368×83厘米。石幢八面刻,每面8行,行28字。石
幢存河南商丘开元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明间拓本。
此记又称《八关斋功德记》,全称《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此碑记
述唐河南节度使田神功的“功德”和宋州刺史徐向等为田神功得病后禳祈去灾所进
行的迷信活动。宋州刺史崔倬于大中五年(851年)正月一日所记《颜鲁公石幢事》
云:唐会昌中(841年-845年)有诏,大除佛寺时被推倒埋于土中。大中四年(850年)
崔倬为是州刺史时访得,原石仅存三、四、五等三面,即自11行“郁仓生”起至25
行“夏四月忽”止。为成其全,崔倬依据前刺史唐氏家藏“模石完本”命人攻治。
虽真悬越,貂狗相属,但可存鲁公遗文昭示于后。重刻者为一、二、六、七、八
之五面。原文后有篆书2行32字,似为篆额。又有“崔淮”、“田廷”二人题名,
“勒字官王良器”,“篆额田悦”,“崔倬撰”,还有“涂景”、“崔麟”等人题
名。并有“镌字人石从建、高元赡”具名。崔倬所得前刺史唐氏拓本,未流传下来,
崔倬补刻之初拓后亦未见。现存传世最早者为元明间拓本。元明拓本二行“颜”字
右下角未损,“真”字可辨,“卿”字存左上角。明中拓本,二行“颜”字右下角
稍损,“真”字损甚,“卿撰”二字已泐。明清拓本,“颜”字大损,“真卿撰”
全泐,较元明本损80余字。清乾嘉间本又损20余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明拓本,与《金石萃编》底本相较,多50余字,较上海博
物馆藏所称“宋拓明补本”,约多30余字。

韦鹏 发表于 2006-11-23 01:57

好帖。

拈花指 发表于 2007-4-19 16:37

em1 em1 em1 em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贴图]颜真卿《八关斋会报德记》各类藏本鉴赏及研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