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敦煌纸卷、楼兰文书相关的一些话题(陆续贴上)
[这个贴子最后由兴平蛋糕在 2004/03/22 10:41am 第 1 次编辑]为使大家对敦煌纸卷有更立体的认知,特揣浅陋摘编相关话题。
一、敦煌纸卷的发现
1900年被道士王圆录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已离任的县长汪宗翰试图安排将纸卷送往省城,因经费问题被拒绝。1904年,当局最后决定封存这些纸卷并回放在原来的石窟中。至此埋下了大量流失的隐患。
二、流失和现藏
1、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敦煌得约7000卷,现藏英国图书馆。
2、1909年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至敦煌携走3000余卷现藏巴黎国立图书馆
3、约1万卷现存俄国亚洲民族研究所
4、400余卷为日本人所获
5、残存9871卷于1910年为中国政府收藏北京图书馆
6、另有2000卷散存于世界各地公私收藏
现存各地的这些纸卷,北京和俄国的收藏数量最多,巴黎的内容选择最精,伦敦的卷轴纸质保存最善,而年代最早的却在私藏之中。
与敦煌纸卷、楼兰文书相关的一些话题(陆续贴上)
是啊,我上次帖的《佛说生经》就藏在法国,可叹!与敦煌纸卷、楼兰文书相关的一些话题(陆续贴上)
三、书写者的职业根据题记分析,书写者的职业主要有四类:
1、“经坊”人员,经坊为官办的抄经机构,专抄各类典籍。
2、寺院僧人,只抄佛经
3、学士,或称学仕(使)郎,所抄多是经史子集之类的书
4、经生,或称写生、书手,他们以抄书为营生,只要能换钱谷,甚麽书都抄。
这四类人的社会地位不同物质生活和文化修养有高低好坏之别,反映到书法上也各有各的风格特色。
僧人生活比较安定,虔诚事佛,心平气和,把抄经作为一种功德,书写非常认真,点画严谨,结体平整,字型大小一律,章法纵横有序,在他们眼中,法度高于一切。经生分为两类,抄的好的清丽流畅,一般来说工整有余天趣不足,抄的不好的,有经卷书法的习气而没有其精巧娴熟,有蹩脚的法度而无自然的烂漫稚拙。四类人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学士,他们生活过得去,思想不受佛教戒律的束缚,而且学问修养高,潜心书法,出于自然,不同凡响,属于当时代表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