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 发表于 2012-5-23 20:19

  其实古人也好、专家也罢,他们也是有局限性的,其说辞在某一时段某一环境看来或许有道理,但并不总是绝对正确,就如米芾在《海岳名言》说:“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这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哪有那么多真迹可观啊,有清晰点的碑帖都已经不错了。明清时期私人藏书楼遍及全国,许多藏书家一旦搜集珍藉孤本后秘而不宣,所谓“藏在深闺无人识”。在这种书藉很少流通的情况下,即使是作为大儒名家们所读所见的书亦极为有限,所以他们的话难免带有偏见和局限

入木三分 发表于 2012-5-23 20:21

确实《兰亭序》从考古学意义上来看,尚有众多疑问悬而未决,然而从书法艺术角度来看,一千多年来无出其右也是共识,既然丰刻本不是我的,冯摹本也不是你的,我们更不必上心古人亦或今人对其置评种种,其实古人也好、专家也罢,他们也是有局限性的,其说辞在某一时段某一环境看来或许有道理,但并不总是绝对正确。
    就如米芾在《海岳名言》说:“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这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哪有那么多真迹可观啊,有清晰点的碑帖都已经不错了。明清时期私人藏书楼遍及全国,许多藏书家一旦搜集珍藉孤本后秘而不宣,所谓“藏在深闺无人识”。在这种书藉很少流通的情况下,即使是作为大儒名家们所读所见的书亦极为有限,所以他们的话难免带有偏见和局限。
   但我们是否能从其言语之间或论断之中受到启发、得到启示、引起思索,进而收获自己的感悟。

入木三分 发表于 2012-5-23 20:21

最有意思的是,丰坊在其书论《童学书程》中写到学行书时罗列需学的近百种帖子中有“行书,王右军书:《兰亭序》,取“定武本”钩填影习,如《宣示》之功。......”竟然无所谓的“冯摹本”“丰刻本”,看来丰坊并不主张我们习这两种帖子,呵呵。当然也有可能其所罗列之帖本着当时流行、易得原则也说不定。

费墨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15:09

{:1_277:}

笔末人声 发表于 2012-5-28 09:00

{:1_277:}{:1_277:}

笔末人声 发表于 2012-5-28 09:00

{:1_277:}{:1_277:}

万盛贾秀平 发表于 2012-5-28 12:27

{:1_107:}{:1_107:}

入木三分 发表于 2012-5-29 08:42

{:1_292:}

杀手花花 发表于 2012-5-30 09:45

胡说八道

入木三分 发表于 2012-5-30 10:35

回复 39# 杀手花花
也请你来具体地指点一二怎么样啊?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最好的《兰亭序》原来在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