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
发表于 2011-10-1 10:47
《七律 秋染胭脂泪》
文 白玉簪(陈静逸) 满卷虚呈香惨淡,园中已散影萧条。花飞离绪远山赋,叶落相思云水谣。银白月痕难写意,胭脂雨泪怎涂描?秋风过客常无义,燕去庭空人寂寥。 《七律 雁乱水云心》 文 白玉簪(陈静逸)
零落残红迎晚照,黯然花色已随风。云心点点凝秋水,雁字行行横碧空。叶乱霜添愁促促,香销蝶去恨匆匆。几番感叹情难寄,唯把忧思隐酒中。
李科
发表于 2011-10-1 10:51
四十年来苦用功,只于诗道略称雄。
可怜闽海多腥浪,不及湘江有楚风。
云雾难遮新月瘦,尘埃渐改旧花红。
聊将雅韵传千里,或许知音会梦中。
李科
发表于 2011-10-1 16:01
女人找男人找未来,男人找女人找现在,女人比男人心理上更依赖,所以女人看男人,看内涵和背景,长相是次要的,内涵决定未来发展潜力,背景决定未来生活状态;男人看女人,先看外表和个性,喜欢上了可以不计后果。男人喜欢上女人,什么身份都敢娶,女人喜欢上男人,没有未来通常不嫁。
李科
发表于 2011-10-1 16:12
容貌靓丽的女人,男人喜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外表英俊的男人,女人喜欢——赏心悦目,不可多得
李科
发表于 2011-10-5 12:54
薄熙来手书回信邓小平之弟:
一定把重庆建设好
李科
发表于 2011-10-5 12:55
邓小平同志之弟、重庆市原副市长邓垦老人,十分关注重庆的改革发展,赞赏重庆这些年的探索实践。前不久,他给市委书记薄熙来题字,希望重庆“自强不息”,“两手都要硬”。
李科
发表于 2011-10-5 12:56
国庆节时,薄熙来给老人回信,表示“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两手都硬,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好”,“把重庆建设好!”
原重庆市老领导、百岁老人邓垦,是邓小平同志的胞弟,虽离开重庆多年,仍对重庆充满了感情,时时牵挂着这座城市。老人每天读书看报,收看重庆卫视,并与亲朋好友、老同事电话联系,非常关注重庆的新探索、新举措、新发展。
这些年来,邓垦老人了解到,重庆市委、市政府建设“五个重庆”和内陆开放高地,深入开展“唱红打黑”,提出“民生10条”、“共富12条”,还组织机关干部“三进三同”、“大下访”、“结穷亲”,努力推动“三项治理”,全市人民的精气神有了明显提升。重庆正在走一条以民生为导向的科学发展之路,既以改革开放促发展,又以平安建设为龙头加强社会建设;既注重物质文明,又通过“唱读讲传”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经济社会发展的质和量都有了很大进步,多项经济指标排在全国前列,居民幸福感也名列前茅。
对于重庆这些新探索、新举措,邓垦老人十分赞赏,认为很有针对性,也很有价值,是在深入贯彻邓小平理论,全面充分地体现小平同志的思想。心情激动之际,酷爱书法的老人挥毫泼墨,写下“自强不息”、“两手都要硬”两幅字,送给市委书记薄熙来和重庆人民。
收到老人的字后,国庆节期间,薄熙来回信表示感谢。他在信中说:“近日收到您老的两幅大作:‘自强不息’,‘两手都要硬’,非常振奋,倍感亲切!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也是小平思想的精髓,我们一定以此为指导,把重庆建设好!而我们亲爱的小平同志和一批志士仁人,当年也正是从重庆的朝天门码头赴法勤工俭学,走向世界,寻求救国富民的真理的!”
在信中,薄熙来还说:“作为百岁长者,您的字苍劲有力,令人提神醒脑,是对山城人民的厚望和鼓励。作为晚辈,我们会不遗余力!我们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两手都硬,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好!”
李科
发表于 2011-10-5 12:57
薄熙来手书回信邓小平之弟:
一定把重庆建设好
苏莹
发表于 2011-10-5 15:03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别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
苏莹
发表于 2011-10-5 15:06
张雪秋诗意《墨颂长安》墨潮雅集
苍茫暮色灯光瘦,
小店里头觅暖幽。
雅兴诗心寻乐趣,
街边细雨锁双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