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供应
发表于 2011-8-2 20:13
{:1_43:}
陈长龙
发表于 2011-8-2 21:44
资料绝佳 谢谢贺兄 辛苦 {:1_120:}
果宝
发表于 2011-8-5 15:05
{:1_107:}
尊唐爱晋
发表于 2011-8-6 00:23
刑徒砖因用于犯人,故制作相当随意草率,大多数为民间刻工直接以刀刻划而成(少数先朱书而后刻)。又因其铭 ...
喜玛拉雅 发表于 2011-7-31 18:33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问得好!现在有一种趋势,只要是古的旧的有字的,找无数个理由也要跟“书法”扯上,岂不知有些东西就是个文献记录而已。
贺进
发表于 2011-8-8 09:19
刑徒砖因用于犯人,故制作相当随意草率,大多数为民间刻工直接以刀刻划而成(少数先朱书而后刻)。又因其铭文刻画草率,故多具天真、质朴、凌厉、奔放之韵味。
那是不是说,凡是制作随意草率的碑,都是好碑呢?因为刻画草率,故多具天真、质朴、凌厉、奔放之韵味,那具备这些韵味的碑,都是有艺术价值的碑了?随便在找一个没学过书法的人刻一块碑,是不是也能产生天真、质朴、凌厉、奔放之韵味呢?
首先感谢这位老兄关注该专题作品。我想说明的是传统与民间书法在历代书法史的发展中呈现出书法艺术发展的两种脉络,这两种脉络在无形中对我们当代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两者之间的权重,当然传统的比重会大一些,在传统占主流的现当代书法中我们当然也不能忽视民间书法的可能性。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刑徒砖”当然属于民间书法的范畴,我们今天来审视或者重读它,也并非盲目得去追随及界定他的艺术价值,我的想法是诸如此类的民间书法,我觉得更是给我们提供一种新的信息,一种从书法空间变化到字法的可能写法的信息传达,我们并不能说这些书法概念都是具有多高的艺术价值,而是将它作为另一种视角来审读当时书法可能性的参照物。
希望能与你继续商榷!
与古为徒居
发表于 2011-8-8 10:45
回复 195# 贺进
贺兄说的好,如此大帖,实在是功德无量,的确值得好好的学习和研究。
黔墨
发表于 2011-8-8 21:47
贺进兄做得专业,欣赏、问好!
宋供应
发表于 2011-8-9 02:47
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是你.我,他.等等一切喜欢这门艺术的人们用毕生精力也搞不明白的东西,因为书法太抽像了。它包含的元素太多太多......自古以来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新的艺术元素的出现,为什么几千年来每个时代的书体都有不同的面貌呢?这是先辈们汲取了他们祖先遗留下来的方方面面的书法(消息)元素所造成的,但是每个时期也都有它发展的局限性,因为古代书写材料的约束性和特殊性使书法出现了时空断代。正因为有了时空断代才出现了当今书法的可塑性与可变性,历史上许许多多的书圣.大师.他们得到的书法(消息)元素也是有限的(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所制约),很多的书法元素他们也没有见到过,试问,王羲之,颜真卿等等一些书圣.大师们见过甲骨文,钟鼎文,魏碑吗?肯定没有见过!他们汲取了他们所能见到的书法元素,然后提炼放大,成为了千古名篇照耀后人,万代流芳!作为今人,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从历史的深度与广度上研究古人给我们遗留下来的宝贵的书法资源,从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书法的美没有定式,他和每个受众的学识函养有关系,每一个人的知识面的高底不同是造成对美认识不同的根本原因。帖学书法有帖学书法的流畅美,碑版书法有碑版书法的厚重美,主流书法的端庄美也决不可能取代民间书法的野逸美,因为民间书写留给今人的书法元素更多,空间更大。书法不仅仅是认识,更重要的是发现!
宋供应
发表于 2011-8-9 02:52
“刑徒砖因用于犯人,故制作相当随意草率,大多数为民间刻工直接以刀刻划而成(少数先朱书而后刻)。又因其铭文刻画草率,故多具天真、质朴、凌厉、奔放之韵味。
那是不是说,凡是制作随意草率的碑,都是好碑呢?因为刻画草率,故多具天真、质朴、凌厉、奔放之韵味,那具备这些韵味的碑,都是有艺术价值的碑了?随便在找一个没学过书法的人刻一块碑,是不是也能产生天真、质朴、凌厉、奔放之韵味呢?”
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是你.我,他.等等一切喜欢这门艺术的人们用毕生精力也搞不明白的东西,因为书法太抽像了。它包含的元素太多太多......自古以来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新的艺术元素的出现,为什么几千年来每个时代的书体都有不同的面貌呢?这是先辈们汲取了他们祖先遗留下来的方方面面的书法(消息)元素所造成的,但是每个时期也都有它发展的局限性,因为古代书写材料的约束性和特殊性使书法出现了时空断代。正因为有了时空断代才出现了当今书法的可塑性与可变性,历史上许许多多的书圣.大师.他们得到的书法(消息)元素也是有限的(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所制约),很多的书法元素他们也没有见到过,试问,王羲之,颜真卿等等一些书圣.大师们见过甲骨文,钟鼎文,魏碑吗?肯定没有见过!他们汲取了他们所能见到的书法元素,然后提炼放大,成为了千古名篇照耀后人,万代流芳!作为今人,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从历史的深度与广度上研究古人给我们遗留下来的宝贵的书法资源,从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书法的美没有定式,他和每个受众的学识函养有关系,每一个人的知识面的高底不同是造成对美认识不同的根本原因。帖学书法有帖学书法的流畅美,碑版书法有碑版书法的厚重美,主流书法的端庄美也决不可能取代民间书法的野逸美,因为民间书写留给今人的书法元素更多,空间更大。书法不仅仅是认识,更重要的是发现!
希望和朋友们继续探讨{:1_92:}
天水堂主
发表于 2011-9-13 18:26
将它作为另一种视角来审读当时书法可能性的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