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藏传佛教艺术—建筑
扎什伦布寺高大的未来佛殿
未来佛即弥勒佛,藏语称强巴。殿高30米,分冠、面、胸、腰、脚五层殿堂。内供26.2米高的坐式未来佛,是世界最大的铜佛像。这座佛殿,是典型的藏式碉房建筑。它的特点是平屋顶,石头砌墙,窗框为梯形,上挑短椽。女儿墙部份则采用了横带“蜈蚣墙”装饰,嵌以“鞭麻”(一种野生草)。具体做法是把鞭麻草捆成束,草根向外排齐,涂以赭色灰浆。然后按等距加嵌鎏金铜镜、FA**Lun等。由于青藏高原高寒干燥,鞭麻草不会腐烂,也不会被虫蛀。这种装饰给人一种多层次的视感,造成尺度夸大的错觉,使整个佛殿显得规整、坚实、庄重,整齐中有变化,宏伟处显华丽。
[转帖]藏传佛教艺术—建筑
扎什伦布寺全景
[转帖]藏传佛教艺术—建筑
扎什伦布寺四世班禅罗桑却吉灵塔殿
[转帖]藏传佛教艺术—建筑
扎什伦布寺四世班禅罗桑却吉灵塔殿
[转帖]藏传佛教艺术—建筑
塔尔寺建筑群
[转帖]藏传佛教艺术—建筑
塔尔寺八善逝塔
塔高约6米,方形塔座,瓶形塔身和日月光焰形的塔顶,是为纪念佛陀八相成道的事迹而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成。
佛塔也称浮图,源于印度,原为埋葬贵族或圣者的士丘。后来用砖墙层层围砌成半球形,逐渐形成现今的佛塔。藏族佛塔的形制,自卞而上为塔座、塔瓶、塔颈、十三天、宝盖和刹顶。刹顶代表苍穹;顶上有一小塔,表示天外有天,也表明神居天庭;十二天表示修成正果的十三个阶段;而上部日月光焰,显示佛光普照;其丁有头部向下打开来的伏钵形宾盖,这种形式是喇嘛塔特有的;许多佛塔的塔瓶里藏有佛陀或佛门高僧的灵骨或不朽的肉身及遗物等。
[转帖]藏传佛教艺术—建筑
塔尔寺主殿宗喀巴纪念塔殿
此殿俗称大金瓦殿,是三檐歇山式的汉式宫殿建筑,碧绿色的琉璃碑墙,鎏金铜瓦,特别显得壮丽辉煌。
[转帖]藏传佛教艺术—建筑
塔尔寺宗喀巴纪念塔殿的大金顶
[转帖]藏传佛教艺术—建筑
塔尔寺护法神殿
此殿俗称小金瓦殿,在典型的藏式平顶碉房上突出一汉式歇山式金顶,正脊装宾瓶,角设摩羯鱼,斗拱四挑,四角飞翘。
[转帖]藏传佛教艺术—建筑
塔尔寺护法神殿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