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小城 发表于 2004-1-31 15:55

[讨论]如何看待佛、道、儒

我知道这个题目很大,但我想一般人对佛、道、儒没有专门的研究,题目大了恐和者太少。
佛、道、儒中虽佛教由外传入,但由于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各种思想结合的非常好,因而与道、儒等一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人不可能不受到它们的影响,人们的行为、道德、价值取向等也一定会受其潜移默化。这就够了,由此在这个大题目下可以无所不谈,既可具体地说,也可抽象地谈。说说对佛、道、儒的认识,谈谈佛、道、儒对我们的影响。
我先抽象地说。佛教对大多数人而言影响着人们的善恶观,它有非常广的追随者,特别是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以为精神寄托,常人以其磨练性、志。儒学文化及价值观是中华文化中最久远和最有影响的。人们的处事、为人受其影响最深、最远。其礼、信、忠、仁爱的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道教给人们更多的是思想,教人们认识事物,认识世界,贤者可从中梳理思想、提练哲理。
对常人而言,简单的说佛学可磨练性、志,儒学可规范行为,道学可提思修神。不知各位贤人、智者有何教诲?

羽一先生 发表于 2004-1-31 16:45

[讨论]如何看待佛、道、儒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影响力一度很广,现在东北还是道教盛行。后佛教传入中国,道教渐渐衰退。究其原因:还是两个教的说教和修行方法的不一。
   佛教倡说“因果论”。无论是谁,生前只要做了坏事,死后就会堕入地狱,更甚者会永远不得超生。在修行方面讲究“静修”,修净土宗的人们只要口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带“业”升入西方极乐世界;密宗更是能立地成佛,只要由上师灌顶授与经文及修行方法,自己不断苦修,就能成佛。
道教则讲“法术”。祭一道符,口念咒语就能降妖捉怪。在修行上讲究“成仙”,练道家气功能强身{包扩太极拳等},成不老之体。并且,给喜欢练武之辈提供了方便。
从一般民众来说,显然是佛教的说法更符合他们的需要。历来的统治者也利用这一点,来为他们服务。慢慢的,佛教逐渐兴旺,道教渐渐衰弱。不过,在某些地方道教还是有一定影响范围的。

乖乖虎 发表于 2004-1-31 19:46

[讨论]如何看待佛、道、儒

 
所谓“三教“,系指佛、道、儒。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派,并非宗教,但宋代其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信条更加定型,特别是在社会的推行中,常有仿效宗教的手法,至使后世之人将三者合称“三教“。大足石刻中的三教造像,备受学者瞩目,因它真实地反映了“孔、老、释迦皆至圣“、“惩恶助善,同归于治,则三教皆可遵行“的时代风尚

宛陵小城 发表于 2004-1-31 21:13

[讨论]如何看待佛、道、儒

由于佛、道、儒内含不一,因而影响和地位也不相同。佛教更多地影响了许多众生的信仰,是众生的精神寄托。儒家学说由于许多统治者的推崇,逐渐成为人们传统的行为准则而被遵循。准确地说,我们对佛、道、儒的积极地研究、探索也是不够的。因而我们许多优秀的传统被抛弃,并随之带来了信仰危机等等诸多社会不良因素。

狂草王 发表于 2004-2-1 09:31

[讨论]如何看待佛、道、儒

[这个贴子最后由狂草王在 2004/02/01 09:56am 第 1 次编辑]

儒教的核心精华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相信经过近代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和文革批臭孔老二已是知者寥寥
在这方面,南怀瑾老人的系列书,是最好的入门读物。
首先引发兴趣,继而追根溯源,求无上道。
这就是文化的传承
一种文化没有人了解了,没有人去传播啦,也就消亡啦
没有文化,人类就又和野兽为友,禽畜结伴
相信,随着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
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会与日俱增
儒道释对当代人的积极意义会尽情释放 :em15:

兴平蛋糕 发表于 2004-2-1 10:37

[讨论]如何看待佛、道、儒

《论语别裁》值得一读。
   但老先生有些观点牵强附会。
   为用是我学习三者的出发点。
   不能为学而学,要能联系自身,举一反三。

宛陵小城 发表于 2004-2-1 21:08

[讨论]如何看待佛、道、儒

兴平兄“不能为学而学”我很赞成,主要还是我花的功夫少,不可能学精啊。

兴平蛋糕 发表于 2004-2-2 10:12

[讨论]如何看待佛、道、儒

小城兄谦虚,我可得向老兄学习啊!

宛陵小城 发表于 2004-2-2 10:34

[讨论]如何看待佛、道、儒

我说的是真心话,佛、道、儒我只知皮毛,还要努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讨论]如何看待佛、道、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