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猴年文物特展
http://www.dpm.org.cn/china/E/E26/images/wenwu/33/13048.JPG琥珀猴桃佩
清
长5cm,宽3cm
猴桃佩饰以琥珀中之血珀制成,材质轻巧,色红如血。佩作镂空雕刻,表现3只姿态各异的猴环抱一巨形寿桃,猴小桃大,颇为夸张。猴面部皱纹和身上的细毛清晰可见,雕工十分精细,具自然写实之风。此佩取寿桃和乖巧机灵的猴为饰,寄托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望。
甲申猴年文物特展
http://www.dpm.org.cn/china/E/E26/images/wenwu/45/13070.JPG牙雕双鹿逢猴笔筒
明
通高16.5cm,口径8cm
笔筒圆柱形,下承红木座,牙质因年代久远而泛黄。画面为双鹿逢猴图,鹿者禄也,猴乃侯也,有加禄进爵之意,又饰以松树、喜鹊、灵芝等,亦表达了长寿、喜庆、吉祥的愿望。笔筒为浅浮雕,雕刻技法简单,与宫廷精雕细琢的风格截然不同,应为民间工匠所作。
甲申猴年文物特展
http://www.dpm.org.cn/china/E/E26/images/wenwu/44/13068.JPG牙雕带链猴桃式盒
清
高4.7cm,长4.3cm,宽3.1cm
盒为圆雕折枝桃实形,共有大小桃实3枚,玩猴4只。一猴伏于大桃上,有欲独吞大桃之势;一猴居于盒盖的桃实之上,被巧妙地设计成盖纽;另外两只小猴则为争夺一枚小桃而忙得不亦乐乎。轻启盒盖先见一串牙雕活环,接着一只小猴被链牵引而出,头顶圆盘,盘内刻团寿字,寓意仙猴献寿,再下则是活环连着的一只满盛仙桃的花篮,花篮底做成镂空球状,内有一小球可自由转动,花篮下仍有活环连接至底。整件作品无一处粘接痕迹,乃用整块象牙雕刻而成,构思巧妙,做工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甲申猴年文物特展
http://www.dpm.org.cn/china/E/E26/images/wenwu/47/13074.JPG黄杨木雕桃式盒
清
高78cm,长102cm
盒呈对剖两瓣桃实状,子母口。桃实丰腴,枝叶挺健,一猴伏于桃上,另有一黄蜂躲于枝叶间,寓动于静,形象生动。
甲申猴年文物特展
http://www.dpm.org.cn/china/E/E26/images/wenwu/15/13020.JPG御花园花石子地面“猿猴献寿”
图案
故宫御花园钦安殿院外西侧、延辉阁前东侧的花石子甬道上面铺有“白猿献寿”吉祥图案。画面左侧桃树一棵,右侧山石一块,中间一猴站在山石上伸手向前采摘树上的桃子,姿态活泼顽皮。这条甬道从北向南铺设“十二生肖”花石子地图案。石子甬道为瓦石铺砌,先以灰瓦铺出图案轮廓,再将各色石子填入其中,构成完整的图案。此段甬道图案为砖雕填石,先在砖上剔出猴子、桃树、山石等图案,再用各色石子镶嵌于空白处或图案所需要的地方而成,时代为清晚期。
甲申猴年文物特展
http://www.dpm.org.cn/china/E/E26/images/wenwu/16/13021.JPG太和殿行什
故宫太和殿檐角上排列着10个小动物,昂首蹲踞,称为“走兽”。位于最前面的是仙人骑凤,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其中位于走兽最后的“行(音航)什”造型象只猴子,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又因行什的形状颇似传说中的雷公,将其置于屋顶是希望它能够起到防雷的作用,使建筑物免遭雷电的袭击。
太和殿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等级最高的一座,其走兽的数量达到10个,这种“行什”也只能在太和殿的建筑中见到,是走兽中的孤例。
甲申猴年文物特展
生活的点缀—猴与装饰工艺装饰工艺是人们美化日常生活的重要手法。作为装饰的素材,一般都是人们所乐于接受且深为喜爱的。古今用作装饰的内容,除一些具有说教意义的故事性题材外,最常见的不外乎动物与植物两大类,猿猴生性可爱,活动敏捷,又通人性,这一聪明顽皮的形象一直是装饰素材中最常见的内容之一。以猴为造型和图案的工艺品质地多种多样,有金属、竹木、珐琅、玉石、玻璃等,适用范围广泛,如绘画、彩饰、文房、配饰、玩具等。这些以猴为主题的装饰与赏玩类文物刻画得生动自然,惟妙惟肖,使人爱不释手。
http://www.dpm.org.cn/china/E/E26/images/wenwu/11/13016.JPG
《猿猴摘果图》册页
宋 佚名
绢本,设色,纵25cm,横25.6cm
此画描绘深秋季节3只猿猴攀援于树枝上嬉戏摘果的情景。猿猴和景物都集中在画的右半边,为典型的南宋画构图方式。猿猴神情毕肖,尤其是茸毛的绘制极为细致严谨。树叶用勾勒填色法,色彩并未完全填满,显得自然随意。黑白色对比使画面更具动感,红色的小果实在整幅画面中十分醒目。
甲申猴年文物特展
http://www.dpm.org.cn/china/E/E26/images/wenwu/17/13024.JPG三彩猴形香插
清康熙
景德镇制造
宽3.5cm,高5.7cm
香插为一对,分为猴像和座两部分。座为筒形,其边有一猴盘脚,叉手傍筒。两个香插造型基本相同,但釉色各异,一为白筒褐猴,另一为黄筒白猴。座筒外壁均刻划波浪纹样
甲申猴年文物特展
http://www.dpm.org.cn/china/E/E26/images/wenwu/22/13031.JPG掐丝珐琅三猴足炉
清乾隆
高10.3cm,口径10.8cm
炉为圆筒式,三足做成铜镀金半蹲式猴状,将炉稳稳托起。炉身由三道凸起的铜镀金弦纹平分为上下两段,环饰夔龙纹二周。炉底饰索璧纹。该炉纹饰工整,掐丝均匀,镀金厚重。
甲申猴年文物特展
http://www.dpm.org.cn/china/E/E26/images/wenwu/23/13032.JPG兔猴带钩
汉
长20.1cm ,宽2.1cm
此带钩呈弓形,一端为蛇首形钩,另一端雕一立猴,中间拱起部位饰一小兔,其背有一圆钉。蛇、兔、猴三种动物姿态各异,神情有别:眼镜蛇怒目圆睁,伸颈正欲向猎物发起攻击;兔子似乎觉察到危机正向自己逼近,于是奋力奔跑;而远处的猴子却显出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左脚立地,踏在岩石上,右脚向后抬起,双手捧着一月牙形物正神情专注地用力撕咬着,与蛇兔之间的紧张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该带钩的动物造型新颖别致、栩栩如生,充满了自然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