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润 发表于 2011-5-20 18:17

{:1_107:}{:1_107:}{:1_107:}

种竹道人 发表于 2011-5-21 09:16

文化大餐!

言云轩 发表于 2011-5-21 10:08

贺!贺!!

柔石人 发表于 2011-5-21 16:04

{:1_107:}{:1_107:}{:1_107:}{:1_107:}{:1_107:}{:1_107:}

成元生 发表于 2011-5-21 20:55

{:1_53:}

渔舍 发表于 2011-5-21 21:33

{:1_56:}{:1_56:}{:1_56:}{:1_56:}{:1_56:}{:1_56:}

王品墨 发表于 2011-5-21 22:21

{:1_107:}{:1_107:}

魏春雷 发表于 2011-5-21 22:38

看中国书法院院展用的时间最长。整个看作品质量不错,有看头。在陈忠康的六尺中堂前停留时间最长,还拍了几个局部,有几处精彩的表现,又看不出刻意痕迹,似乎不露声色地显摆了一把,低调吧。比较之下,陈忠康更有风度,如内家高手,内含清刚之气,外示冲蔼之容,威而不猛,比起一般剑拔弩张、生拉硬拽的手段,明显不在一个档次。陈忠康的作品水平稳定而整齐,尽管他的有些作品我不喜欢,但这件真是不错。刘正成的五米多高的对联、王镛的大约丈二的对联还有于明诠的横幅和对联,都挺好看。这几件是印象很深的。展签介绍文字比较注意群众性,没啥看头,不少评论不切实际流于俗套还偶有语病。看着展览,思考几个问题,一是博士问题,二是勤奋问题,三是社会地位问题,四是机会问题,五是个体发展问题。博士很有用,考博士的关键在于〇〇(此处删去俩字儿),明白这个,就好办了。别的问题不细说。沃兴华和邱振中我都很关注,也很佩服,他们的作品有一个共同之处,我不说。有个小故事,说什么什么什么,然后那位老兄要天使赐给他一位双腿修长的美丽异性为伴,天使答应了,按他的描述,天使赐给他“双腿修长的美丽异性”——一只母鸵鸟。
到琉璃厂的中国书店看书,一册《好大王碑》装订有问题(内页倒置),跟工作人员提了,他们收起准备处理,随便聊了几句。几位老先生也来看书,不知怎的,我就想,其实,几乎每个领域,都是盛年的成绩最好,往往能进入了最佳状态,达到最高的高度,就艺术来讲,青壮年就达到创作高峰的例子比比皆是,齐白石、黄宾虹的所谓衰年变法,不能不说是特例。《书谱》说的“人书俱老”,绝对不是年龄大的问题,待研究。谁期待着上了年纪,大器晚成,那一定是被忽悠了。
给带回的印章配了锦盒,走了几家,最后才搞到,据说是福建生产的,反正看起来质量比原来的要好一些。

胡本汉 发表于 2011-5-22 19:59

再次祝贺!!!

枯荷斋主 发表于 2011-5-23 11:55

版主辛苦。。欣赏啦{:1_56:}
页: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现场】“翰墨千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