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与白:萧海的艺术世界 (作品/评论)
本帖最后由 壶翁 于 2012-4-12 22:27 编辑《家园系列》240x130cm 《正气歌》 楷书 340x45cmx5 《千红万紫》隶书立轴180x55cm 《家园系列》 110x110cm评论之一
黑与白:萧海的艺术世界■江子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面对由宣纸和墨构成的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宣纸的白和墨的黑之间,到底是白安置了黑,还是黑拯救了白? ——萧海的世界是从黑色开始的。 个子不高、经常头发长乱、喜欢穿一件对襟蓝灰色古装的萧海早年是一名煤矿工人,他在懵里懵懂的年龄被命运安排到井下挖煤。煤是黑色的,产煤的井下自然是黑色的,萧海和挖煤的弟兄们从一条刚可容身的甬道像蚂蚁一样进进出出,全身自然也是煤炭一样的黑色。黑色,构成了萧海生命的底色。即使现在,萧海的脸也还是显黑,没有被现在远比挖煤好得多的生活彻底漂白。 早在吉安工作的时候,我和萧海有过一段难忘的在一起的日子。萧海曾经和我说起挖煤的一些事儿,说起透水、冒顶或者瓦斯爆炸。他说得轻松,而我听得骇然。他的身体也因为一次井下事故受到了一些损伤,这里暂不赘述。 煤与墨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这一对失散多年的黑兄弟是怎样在萧海的心里握手相认?究其原因我并不知晓。反正是,井下挖煤的萧海开始学习书法。萧海一接触书法就不可克制地爱上了她,几年里,萧海从汉隶入手,临摹了大量的碑帖。而萧海对书法有着超常的悟性。很多年来,他获过各种各样的奖励,作品入选过若干次展览:1989年,章草作品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棠湖国际书法邀请展,1995年,行书获文化部 95北京国际中国书画周二等奖;1996年,行书联入选中国书协全国六届中青年书展,1997年,行书入选文化部世界华人书 画展,1998年,行书获中国文联、中国书协’98兰亭奖全国书展优秀奖,同年书学论文入选全国隶书学术讨论会, 2002年,篆书作品获在台北展出的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年展一等奖……他的书法还被邓小平故居、周恩来纪念馆、深圳博物馆和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等单位收藏。他一在书坛崭露头角就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当今书坛较为活跃的青年书法家。他的创作成就,先后被《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书法赏评》《中国书画收藏》《江西日报》《井冈山报》、吉安电视台、江西卫视等媒体作专门介绍。
2000年,萧海因为书法上取得的优秀成绩,从当初他所属的煤矿调入吉安市文联井冈山画院工作。至此,萧海这块藏身于地底下的煤,依靠着书法这门同样是黑的艺术,成功运抵到了阳光明媚的岸。 我不懂书法,但我喜欢看萧海的书法。萧海的书法,有着与他人不一的品行和趣味。他的行书,透着江南野外湿漉漉的草丛里虫鸣的声响和生趣。他的楷书,充满了活泼泼的童趣,却又有着高古典雅的意境。他的隶书,结体古拙奇崛,典雅多变……书法本是一项保守的艺术,可萧海的书法作品里,遵循传统却又不拘泥于传统。他力求变革,锐意创新,每一幅作品,都饱含着他深厚的功力和他的自我张扬的意味。 萧海是一个在书法艺术上有自己独到理解和野心的人。他给自己取别号壶翁、壶园,不是喝酒的缘故,我知道的是,萧海并不饮酒。我一直在捉磨,萧海这两个别号,隐藏着他怎样的雄心和意趣?他自道“壶园”这个别号是他最崇拜的石壶、黄秋园两位旷世画雄的名字的组合,可我私下认为,他是不是把自己当作一名怀抱一壶墨汁当酒的老人?他是不是幻想着用一壶墨浇灌出满园春色?世风纷乱,人心浮躁,他是否把一只酒壶状上他心爱的黑墨汁当作自己的统江山,怀抱着老翁历经沧桑才修炼出来的安静? 几乎与学习书法同时,萧海迷上了画画。他的书案上,除了碑帖之外,同时有了大量的石涛、黄宾虹、黄秋园、石壶、朱耷、虚谷的画集。他学习往宣纸上搬运山水花鸟。以书法入画,我看到的是他满纸的线条。我也不懂画,但我爱极了这些线条。那是一些想飞的青草,耽于梦想的枝条,涌动的山脉,唱歌的芦苇……每一根都有生命、个性和趣味。他的画,自有文人的趣味,隐者的风范,稚童的心灵。 许是在黑白两色中浸淫日久的缘故,萧海对什么事儿都较真,爱认死理。在他的眼里,世界非黑即白,非白即黑。爱憎分明,他疾恶如仇,眼里容不得沙子,看到什么不顺眼的事就要说。我劝萧海说你这样要吃亏的!可萧海表面不作声,心里并不以为然。我知道,在世俗生活中,萧海自有他内心的尺度。萧海是一个内心有力量的人。他的内心正如他握管的手,有千钧之力。在白与黑之间,他不愿意妥协,正如他在宣纸与墨之间,他追求严谨的法度。与书法不同的是,萧海已经开始在纸上给他的山水花鸟尝试着调色。黑与白之间,已经有了些许蓝、绿或红色。我当然愿意祝福我的黑哥哥萧海的心情和生活一如他的画作,有更多的春意,更多的灿烂花色。 《中华艺术导刊》杂志2006年8月号 《人民日报》艺术副刊2006评论之二 壶翁萧海 王建民 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2011年的第一场雪落下的时候,我接到萧海兄的电话:“老兄,下雪了,我正走在江边,想到你,打个电话。”相谈亦无事,对景犹念君。在人心不古的今天,这一句简单的话还是让我有种被惦记的感动。当天下午,我们相约沿江堤,过大桥,步行同赴一个书友的晚宴。想想吧,在铅色苍茫的天幕下,两个人一路谈着艺术沐风而行,真是人生难得一知己! 萧海是一个内心充满诗意的人。他用诗意的心打理生活,点染画面。他对前贤怀着深深的敬仰,恨不能与他们同一个时代,同一个装束,以致于承受同一份缘自艺术的苦难!他爱画家陈子庄(号石壶)和黄秋园爱得要命,便各用他们名字中的一个字合为了自己的别号:壶园。他常常在作品上署名“壶翁”,一个四十多点的人,有一段时间却留发蓄须,订做了几套对襟布褂,把自己打扮得貌若夫子。他的家中,陈列着许多诸如瓦罐煤灯之类的乡间旧物,让人怀念起老去的时光。他喜欢在家焚香习字,听梵读书,一所偌大的房子,安放着他一颗澄静的心。 他有关青少年的记忆,充斥着饥饿、苦力、灾难,我听他讲过十几岁时星夜挑米从梅塘到吉安来卖的疼痛,听他讲过在天河煤矿下井挖煤九死一生的艰辛,但他从不曾放弃改变命运的决心,当别人丢下煤筐一睡天亮或喝酒打牌的时候,他却醉心于画画写字。那个时候,艺术之神在天空将他俯望,并派来了拉他从苦海中上岸的人。慢慢的,他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尤其是蔡正雅老师的指点,让他更有了比挖煤时更足的激情。靠着一支笔,他从井下爬到了井上,从矿工改做了工会宣传员,并于21世纪曙光初升的前夕,调入了吉安市井冈山画院,成为一名专职的艺术工作者。可以说,是翰墨拯救了他的一生。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认识了他,一个外表瘦弱而目光坚毅的人。我开始敬称他为“老师”,因为确实是他为了打开了书法的另一扇天窗——关于魏碑。中国书法有“南帖北碑”之说,大多数人印象中的书法,都是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帖学,尚优美和典雅。而以民间墓志为代表的碑学重的是气势和意趣。若说帖学是优雅的士大夫,碑学则更像饱经沧桑的劳动者。萧海起自生活最底层,因此在他的审美意识里,与碑学更有共鸣。到画院后,他曾举办过一次个展,上百幅作品,见证了他对传统的深深浸淫。《爨宝子碑》、《张迁碑》、弘一、于右任、谢无量、徐生翁的形神气息充溢其间,拙朴厚重而又意趣横生。 萧海的字,与他家的摆设一样,有一股“旧气”,他的眼光,他的格调,都不与人同。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懂,但都无妨他自己的追求。书如此,画亦如此。他是一个看过许多历代经典的人,并从挖掘着自己所需的甘泉。他从不亦步亦趋模仿前人,而是意与古会摄其风神。他画山水,先前多写小品,简简疏疏有石壶笔意;近年多做大屏,密密满满写故园丘山。他画花鸟,一类是简笔写意,一架瓜藤,几只小鸡,颇有生活情趣;一类是浓墨重彩,旭日朗月,柳绿花红,最具意境之美。我喜欢他的“瓶花”系列,于洁白的纸上,画一角古典的窗棂,一卷慵垂的帘栊,帘前画一瓶花,瓶子或青花或钧瓷,花朵或大红或深蓝,偶于花底画一本半掩的书——画中的人哪儿去了?无从寻觅也无须寻觅,那硕大浓艳的花朵,不正是她低垂或绽放的心事么? 从乡间到城市,从寄住单位到有了自己的房子,萧海改过几个斋号。最早在天河那个九平米的蜗居,叫“觅斋”,后来新居傍水,就叫了“近水轩”,而今人到中年而不惑,渐知为人处事要以平常心、感恩心、进取心,遂颜其居为“三心堂”。不管条件如何改换,他对“壶”字的独有情钟不曾改变,但这个自号“壶翁”的人,一不喝茶,二不饮酒,他这壶中装的是什么呢?是书,是画,是世故,是人情,是三千大千。艺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他说:万事皆如壶中物,筛来筛去一个圆。
从容淡定,静水流深。那就让时光温一壶天地,让我们在白发成翁的时候,还能相知相忆,吟咏丹青。
2011、5、3
斋号 江西省书协主席毛国典先生题艺术简介
萧 海 原名肖光海 、别署壶园、壶翁,号三心堂、近水轩、觅斋。江西吉安县人。书法国画得程新坤、蔡正雅先生指授。吉安市井冈山画院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江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西省书协理论教育委,、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吉安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吉安市美协副秘书长。
主要艺术活动
一、书法
1989.10 章草 棠湖国际书法邀请展(中国书协)1994.4 行书《中国书法》杂志第二期发表 (中国书协)1996.6 行书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中国书协)1997.12行书世界华人书画展(文化部、中国书协)1998.10论文全国隶书学术讨论会(中国书协)1998.12行书 1998年兰亭奖全国书法展优秀奖(中国文联、中书协)2002.11 行书 “北京城建杯”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展(中国书协、中国美协)2004.9 行书“皖北煤电杯” 全国书法作品展)(中国书协)2005.8 隶书 CCTV第二届“杏花村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中国书协)2005.10楷书 “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中国书协)参加国际交流活动 1996.9 隶书入选中日书道交流大展1998.12 行书入选韩国世界美术大展2003.11 行书入选亚太文化交流大展2005.12 隶书入选第2回直指国际书艺大展2008.12 隶书获香港新闻出版社成立25周年 中国名家山花烂漫时书画展 紫荆花银奖 并被香港新闻出版社收藏江西“交通安全杯”有奖书法大赛一等奖、江西“梦里水乡”宋词书法大赛一等奖、吉安地区1995-1997文艺创作奖一等奖、吉安市首届1998-2001文艺创作奖一等奖、吉安市第二届2002-2005文艺创作奖一等奖、作品入选《江西书法1949-1999五十年作品选集》、《吉安书法1949-2009六十年作品选集》。2009年为吉安市人民广场创作《吉安人民广场赋》隶书10条屏600x180cm,并以汉白玉刊刻 2011年楷书对联:"青螺贯东西丽日明霞皆入画赣水阅今古春风秋雨总含情"刊刻吉安市庐陵文化生态公园牌坊二、中国画
2011“乡梦”花鸟《中国书画报》第28期 发表/介绍2010“清溪林茂是吾乡” 山水 《美术报》 发表 2010 “香远”指画纪念高其佩诞辰350周年中国.铁岭国际指画家作品邀请展2009 “故园”山水获江西省第十三届美术作品展三等奖(五年一届)2009 “溪霞晚红”山水 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发表2008“家园系列”获中国当代花鸟画名家精品展暨江西当代花鸟画展优秀奖2008“十里山乡故园情”山水获江西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
2008“天地之声”山水魅力江西---百位画家画江西美术作品展览2008“家园系列”花鸟获江西省首届中国画人物、花鸟画作品展览优秀奖2007“红土地我的家园”山水获江西省建军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三等奖2007 “家园之三”山水获中央电视台描绘新农村全国美术作品巡展优秀奖2005“秋歌”花鸟 西部风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中国美协《美术》杂志社)2005“夏日思语”花鸟佑民寺开山1500周年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 (江西佑民寺)2005“家园之一” 花鸟 走进生活——第二届徐悲鸿美术奖作品展 (文化部)2005“夏日花鸟 第八回全日中展——日中书画研究交流展 (日本总合水墨画会)2004家园之二” 花鸟江西省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览(江西文化厅)2004“乡韵” 花鸟江西省书画院作品联展(江西书画院)2004“春日” 花鸟太阳杯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展铜奖(广西)2003“春韵” 花鸟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澳门)2003“秋韵” 花鸟中国水墨画赴日展览(日本大阪)2003“秋思” 花鸟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年展一等奖(台北)2003“故园冬韵” 山水当代书画名家精品拍卖会(天津)2003“小鸟天堂” 花鸟第13回大韩民国东洋美术大展(首尔)2002 “喜春” 花鸟江西省迎春书画展(江西省文化厅)2001“生命节律” 山水江西省优秀美术作品展(江西省宣传部) 2000“秋暝” 山水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交流展(台北)1999“夏荫” 花鸟井冈情艺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1999“江南情韵”山水世界华人书画作品精选集(文化部)1991“春融”山水江西省首届诗书画作品联展(江西省文联)
《人民日报》丹青引专刊、《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美术观察》、《书法赏评》、《中国书画收藏》、《书与画》、《水墨兰亭》、《水墨印象》、《地产与艺术》、《中华艺术导刊》、《河北当代书画》、《广东书画艺术》、《黄河艺术》、《江西日报》、《21世纪中国书画》、《中国书法》杂志、《书法报》、《书法导报》、江西卫视“中国江西”、吉安电视台曾作专题介绍或发表。出版有《井冈山画院画家萧海作品选》
单位讯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画院 邮编:34300 住宅讯址: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湖滨花苑A座二单元401信箱 电 话: 13807969025 邮箱: xh0789@126.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2008xiaohai庐陵萧海
隸書在張遷金農之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