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书法 发表于 2011-4-28 15:16

西部墨潮大道之行---中国老庄书画院雅集

徐波书法 发表于 2011-4-28 15:20

西部墨潮大道之行---中国老庄书画院雅集

道教符篆虽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但从形式上看,符策又是一种具有抽象意义的书法艺术。早期道教符策,基本上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汉代隶书若干字的结合。因此,画符就成了具有独特意味的道教书法。后来,道教为了加强神秘感,对汉字作了大胆的变形,突破了字体笔画的束缚,并吸收了古代各种字体的写法,特别是吸收了草书的写法,创造出人们难以辨认的一种文字。但符策也不是道士随意所为的产物,而是有着一定规律的独特文字。唐代书论家张怀琏曾说:"案道家相传,则有天皇、地皇、人皇之书各数百言,其文犹在,象如符印,而不传其音指。"明代陈继儒《记道家书》也说:"道家书学详见于三洞经教部",他认为道教书体共有32种,包括"本文"、"云篆"、"八体六书"、"符号"、"八显"、"玉字诀"、"皇文帝书"、"天书"、"龙章"、"凤文"、"玉牒金书"、"石字"、"题素"、"玉字"、"玉策"、"玉篇"、"文生柬"、"玉札"、"丹书"、"玉策"、"福运之书"、"白银之编"、"赤书"、"火炼真文"、"金壶墨汁字"、"琼札"、"紫字"、"自然之字"、"会成字"、"琅简芯'书"、"石硕"、"琅简蕊书"等。

徐波书法 发表于 2011-4-28 15:28

西部墨潮大道之行---中国老庄书画院雅集
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法报》总编陈新亚与好友陕西现代教育主编宋江安、湖北美院副院长李泽霖畅谈画院发展!

徐波书法 发表于 2011-4-28 16:05

道教的这些书体,对于一般人来说犹如天书,无法辨认,连宋代大书法家苏轼也望字兴叹,他在《天篆记》中说:道教方士之书"笔势奇妙,而字不可识"。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也认为,道教的书法"其书类飞自而不真,笔势遒劲,莫能传学。"可见,道教书法有自己的体系和要求,它既来自于书法,又不同于一般书法。但它对文字的大胆突破,进行富于想象的变化,使道教画符具有不可否认的审美价值。

大鹏堂 发表于 2011-5-1 11:49

世间些许无情事·不及此书与人恒

大鹏堂 发表于 2011-5-1 14:24

长海拍浪说不尽,何如纸上起墨潮。
生活滴出叶叶活鲜,心田铺满希望之绿。太阳充满彤红,
天空变的湛蓝。-------用真诚去采掘真诚,明天会更加灿烂!

大鹏堂 发表于 2011-5-1 15:20

房地产经济的泡沫导致很多地方的楼盘价格高居不下,文艺作品的泡沫文化导致多数作品缺乏内涵,那么书画市场的泡沫可能会直接导致虚高的价格。这是我们所必须面临的问题,书画市场异常繁荣,有人说是物质文化的充足及市场经济的大开放导致精神文化的需求激增,书画作为文化的精神支柱,必定产生了书画市场的繁荣。难道这种繁荣的景象不会存在泡沫文化吗?这值得人们深思。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名人效应”,所谓的“名人”有两层含义,一是“书画名人”,一是“名人书画”,书画名人的作品高居市场前沿这无可厚非,毕竟其艺术作品得到了鉴赏家的赏识及经受了市场的考验,其价格一路飙升有情可原,那么名人书画的价格也高居不下,是不是就是“泡沫文化”作祟呢?

长安李小龙 发表于 2011-5-2 20:53

通载诗香藏雅量,
写临墨苑露真功。

徐波书法 发表于 2011-5-4 09:17

高处不胜寒,却没有人甘拜下风。攀登到高处,风光无限人有限。在接连不断的、越加繁重和复杂的命运的挑战面前,“有限”的人都终将胸闷气喘,脚步凌乱。无数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成功,却不知成功的彼岸是幸福;无数人都终其一生追求幸福,却不知幸福本就在手中和眼前。

徐波书法 发表于 2011-5-4 09:23

李可染说画画,“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一切艺术都是这样。但现在的人们只是失魂,并不缺胆。在艺术的名义下,伪艺术横行无阻;在创新的口号下,传统风骨凋零。比齐白石、李可染、林风眠大胆的多的是,不但大胆,且大款。但你若和他论画中笔墨味道、气韵格调、学问修养、器识精神,则无异于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错,弹琴者的罪过和悲哀也。所以自古有知音难求的感叹。知音,不论双方性别年龄、地位身份,纯以澄怀观道,心灵相应,高山流水,琴箫和鸣,所以为知音。鲁迅书赠瞿秋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然而,“同怀”究竟是高境界,可“欲”而不可求。一碗水尚且端不平,何况人心?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大道之行---中国老庄书画院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