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hj456 发表于 2010-12-21 12:07

品先生的书法,其乐无穷,尤其喜欢先生的行草书法,意深而悠远。先生的书法是由传统而来,但又富有新意,观先生的作品,给观者的感觉是古风弥漫,新意迭出,用笔方圆兼具,结字取横势,行气贯纵势,并能穿插、移位和加以大小变化,用墨浓淡枯湿,线条凝练多姿,极具观赏性。“取法古贤而又问道今人”故其书作显得营养丰富,发育健美。厚重而不失灵性,个性中不失传统。
 先生的创作是理性、感性、激情的,同时也是情感的真情流露,这样使得作品具有人文的情愫、文人的情怀、墨客的情谊;达其性情,流露真情,熔我深情,抒我怀抱的胸襟气度和感情内涵!使的这次网展的作品充满了感情、才情、激情,这些全新的作品古风弥溢、形式多变、内涵丰富、韵味诱人,从笔情墨趣、形质神采、结体章法、现代审美等诸多方面都使人感觉到、领略到新鲜、新颖、新奇,有新意,有新趣,有新貌,故而作品神气完足,品相纯正,气韵高远。值得去品赏、去玩味,可以说是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陈十田先生的绘画是真情的流露。先生既画山水,也画花鸟。先生作山水画,以宿墨淡彩,重笔入纸,逸笔出尘,写胸中逸气,书文人情怀。先生笔下,那山林秀水,危岩丘壑,幽径禅房,高天流云,老树新枝,峰间清泉,已不再是自然山水之象,而是画家赋予山水深沉而细腻的情感。有来先生的山水画出于宋元,融于明清,横披古今,自出机杼。其点线笔墨尤得八大山谷朱耷气象颇,画作趋于一种萧散古雅之姿。同时,他由书入印,由书入画,博学多才,堪称青年之佼佼者,吾辈之楷模。
构图简练。用笔概括。用最少的笔墨,表现最深的意境,求平静,求淡雅,求逸趣。
    陈先生的篆刻最大感受是作品给人视觉冲击效果极强,极有感染力和现代的唯美的意韵。观先生作品是以书画入篆刻,出刀爽快,犀利劲健,痛快淋漓,新意活泼。篆刻用刀爽利、清劲、洒脱,既有刀意、又有笔意,再有金石的情趣,用刀不仅仅于冲切,而是刀随笔变,浑然天成。,从中可以看出陈先生的传统功力是很深厚的。取法也很广泛。先生的用刀沉实爽利,且浑然天成,能够游刃有余的表现,使每根线条既有很强的书写性,又有刀意!章法布白也很大胆,颇耐人寻味。朱文印虚实变化精妙。
宁夏吴忠市疾控中心   冯尚捷751100

fshj456 发表于 2010-12-21 12:13

回复 161# fshj456 祝先生网展成功,先生书、画、印俱佳,受益匪浅,下载下来慢慢欣赏,值得不才学习,谢谢了。


宁夏吴忠市疾控中心          冯尚捷      751100   

韩为民 发表于 2010-12-21 14:32

祝贺展览成功!

有兰人家 发表于 2010-12-21 17:27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纵观当今书画界,书画印俱佳者越来越少。书者不通绘事,画者不善书者比比皆是。然观十田先生书画印。深受触动。先生深谙中华文化精髓。书画印齐头并进,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风格和谐统一。先生山水应属文人画范畴。借用郭若虚:“笔越简而气越壮,景越少而意越长”,概括先生画作尤其契合。笔墨凝练,构图已经形成自己的语言符号。走出宋元窠臼。进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笔墨间透露出了恬淡静雅。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静谧萧散的山水田园。强调个人品学的修养,除以画抒情外,更注重经营画面布局,题诗作词,利用诗作词,利用诗,书强化画面效果,追求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强调绘画有诗境,即“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先生书法看似粗头乱服,细观耐人品味。看似随意中流露出禅机。篆刻干净利落,古意盎然,金石味浓郁。与画面构成了有机统一。并采用象征性的手法表现“意”或“理”,成于象,感于目,会于心。在心与物的协调碰撞中熔铸艺术意向。为观者呈现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画面。感叹先生书画印的神奇,祝先生艺术之树长青。如能得先生小品或作品集学习,不胜荣幸!
山东省五莲县新华书店(解放路173号) 索世波邮编:262300

煮墨斋主 发表于 2010-12-21 17:28

陈十田老师的画构图新颖,别具一格,其笔墨非常简炼,浓淡枯湿,层次分明。其画古雅俊逸而意韵隽永,有静逸之气,富有个人风格,养眼养性。请赐赠作品零距离学习品味!谢谢!!!

煮墨斋主 发表于 2010-12-21 17:28

陈十田老师的画构图新颖,别具一格,其笔墨非常简炼,浓淡枯湿,层次分明。其画古雅俊逸而意韵隽永,有静逸之气,富有个人风格,养眼养性。请赐赠作品零距离学习品味!谢谢!!!

魔匠 发表于 2010-12-21 17:40

em1em1

sky1973 发表于 2010-12-21 17:52

陈十田先生近期的山水好像我小时候看过的一种黄竹,清潇凄逸。清新而不稚嫩,潇洒而不放纵,淡泊而不悲凉,心境沉寂。

慕石 发表于 2010-12-21 18:34

      欣赏学习陈先生的作品,让我再次为之感动----书、画、印皆能。黄宾虹先生曾说过“画源书法,先学论书,笔力上纸,能透纸背,以此作画必不肤浅”,所以陈先生以他那质朴率真的书法线条入画,以极为简洁的笔墨营造出了高古与苍茫的山水意境。细品先生的山水作品,可居可游,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杂树错落,茅舍屋宇若隐若现,云水雾霭,令人向往。。。。。。画面淡逸清心,高旷空灵,无不蕴涵了他对中国绘画笔墨的理解与认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在先生的山水作品中折射出对古人的研究之深,对古法的多情多专,受清四僧的影响----笔墨简洁、线条苍茫、内涵深厚,尤其是受弘仁的影响。陈先生的这一切完全归功于他立足于传统笔墨这一根本点,注重了表现笔与笔之间的关系,笔与墨之间的关系,笔墨与画面构成之间的关系,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在他的画中可看出对自然山石、树木的理解、对自然的感悟,他把古法化为己有,遵循着“以古为新、以古乃佳”这一审美标准,同时参入自己对生活、对自然的理解。末祝先生网展取得圆满成功!

带月刀客 发表于 2010-12-21 18:48

先生书法笔力雄健,甲骨对联少了锲刻味,多了书写意趣,与他人拉开了距离。行书亦不俗,大字雄强,小字文雅。
绘画作品花鸟山水俱佳,线条质量绝对过硬,意境高古,可看出先生的追求。令人过目不忘。
篆刻作品取法古玺印,受时人影响很大。惜个别作品边框夸张过度,不自然。文字结构也不古。
乱评乱评,敬请海涵。
请惠赠作品集学习。
地址:甘肃省平凉市第五中学高一级办公室744000何喜龙
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查看完整版本: 【一生是土】陈十田书画印·2010岁末网络精选展(评帖赠小品+签名版作品集+踩楼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