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许海泉先生作品欣赏
本帖最后由 管布坤 于 2010-10-14 09:02 编辑许 海 泉 简 介许海泉,1965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全国大赛评委,中国硬坛“十大杰出青年书法家”,漳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漳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优秀人才,龙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龙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主要成果l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l
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览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l
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l
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l
全国首届走进青海书法展览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l
首届中国普洱茶乡书法艺术节(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l
“高恒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l
获得“金蕾杯”全国书法展三等奖
(中国文联、联合国教科文)l
获得“屈原杯”全国书法展览三等奖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l
获得“双成杯”全国书法展览优秀奖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l
获得“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展优秀奖
(中国书协书法杂志主办)l
“太姥山杯”全国书法大展
(文艺报、福建省文联)l
获得“漳州市首届书法美术大赛暨海峡两岸书法美术大展金奖”l
2006年举办许海泉书法作品展览
(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主办)l
出版《书法教材》一套,应邀担任厦门市青少年宫兼职书法教师。
联系地址:福建省龙海市文联(363100)电话:13709309896 许主席近影
本帖最后由 管布坤 于 2010-10-13 23:06 编辑
无名之朴
————许海泉老师印象浙江大学书法研究生
周培纳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老子第三十七章》
我这几年,渐有了点行色匆匆的样子,私下却更羡慕起别人的那些闲情雅致。
《晋书》说嵇康“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说王猛“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简洁的文字,不灭的魏晋精神环绕其中,让时光那样静止着近两千年……直到某天我的翻书相遇。我羡慕他们,有着某种精神层面上的丰满。我羡慕着,于是更加努力地学习工作,……然后更加地羡慕着,再然后越离越远。
我在想,或许真的简单、自然才更接近本质。
于是,当我得知海泉老师从组织部调往文联当副主席时,我给他发去了一条祝贺短信,我知道,这种在别人看来从要害部门被发往“边缘”部门的失落感反而有着海泉老师所企羡的艺术创作的归属感;当我得知海泉老师现在惯于在每日晚餐之后带着爱犬游于大街小巷,我知道,简单而回归的生活一定让他越发坦然和本真,越发质朴自然、玄默“无为”,这便是我理解中的“无名之朴”。
这一切,源于对书法的热爱,也源于对书法艺术的认知。达芬奇说过一句话“如果不完全了解其本质,一个人就没有理由热爱或者憎恨某一事物。”在这样的一份了解和热爱中,时光流转,一瞬便是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中,海泉经历了从加法到减法的过程,从知识和技法的不断叠加到风格和理念的选择取舍,在这一过程中,海泉变得越来越“简单”。他早年便在全国各大硬笔赛事中屡获高奖,然而他并不期于在权威赛事上的夺金掠银,而是转向内心的自省,外师造化,中的心源。他从传统毛笔书法中汲取更多的养分,系统学习过各种书体,后于行草、小楷用功最甚,醉心于二王一路的小行书、大气连绵的明清调以及钟王小楷的高古。源于性格中的一种从容和率真,其书法作品往往在丰富的书写技巧与稳定的线条驾驭能力之外散发出一种大朴不雕、绝假纯真的气质。
一个年过四十的男人想从容容易,要率真却很难。记得海泉老师往安徽出差,于某地见一硕大的砚台,久不忍去,此砚的主人也是喜爱书画,于是海泉留下一堆墨宝抱走了砚台,就这样,一个政府官员抱着个大砚台出差,又辗转流连几地才到家中,每每有人做客见硕砚惊叹,海泉便津津乐道,一次又一次为这块“东方神砚”渲染传奇色彩,这与那位称石为兄的米颠又有何异?我在想,哪天我若能效仿他以一捆字画换走那方砚台,那定是他对我书法的认可和褒奖。海泉老师跨过四十岁有一个标志性巨大变化——身边多了一条狗。即使是我难得的几次回家拜访,也都能见到他对爱犬无以复加的宠爱,爱犬蛋蛋自然非凡,海泉创作时,常常铺天盖地四处摊着作品,蛋蛋一定蹦蹦跳跳而非常准确娴熟地绕开所有作品前进,绝不会踩到作品纸张边角。有次我和陈艳伟同往许老师家,老师摊开作品供我们观赏,聪明如蛋蛋,一定是从我眼睛里看到我对作品的垂涎和觊觎,独冲着我(而不冲着艳伟)狂吠许久,海泉老师非常温和地哄到:“乖,她不是来偷我们作品的。”居然蛋蛋真的不叫了。我回去后郁闷了许久,海泉老师是何来神力,打破时空和物种障碍进行人狗对话的呢?雷人的事不止如此,师父和师母可谓对爱犬费尽心力,名贵的蛋蛋不知何故看中对面楼栋的同类,师父师母只好略备薄礼到那素不相识的人家上门提亲,师母垂头叹气着回来:“没想到咱们蛋蛋喜欢龅牙的狗狗……”惹得我们一番纵笑。我从小到大一直认为师父和师母非常神和,都质朴自然、坦诚率真。
海泉老师为人低调谦和,偶尔的高调还与我有关,这也一直让我感怀至今。08年海泉老师到文联后组织收集了清末以来龙海籍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作品,编辑成册,资料翔实,印刷精良,我有幸忝列其末。春节到老师府上拜访时,老师赠我一册,我一看吃惊不小,因为关于我的介绍的唯一一句话写着“浙江大学书法创作方向研究生”。我问:“怎么能这么写呢,我都还没毕业,只是准备接着读下去而已啊!”许老师笑着说:“没事,我约摸着书出来时你差不多也考试了,就先替你写上了。”那时,我的心里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情,我自认不是许老师最优秀的学生,但我应该是受到他鼓励最多的学生,从我的孩童时代开始,从我认识他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是我的书法入门老师。直到后来的科班学习,我一直庆幸那些年许老师带着我走了一条很正的路。我于艺术,天性驽钝,唯一庆幸是这样驽钝的人没有多走弯路。这一点,让我时刻铭记着许老师的启蒙之恩。
离开家乡的这十几年,许老师对我从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直接影响到人格魅力的间接影响,无时不刻在传递给我一些为人为艺的观念:淡泊宁静,质朴自然、玄默无为。
这就是我印象中的海泉老师。
生活的烙印,镇之以无名之朴。
过了四十的海泉老师,面对书法,面对生活。越来越不惑了。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于浙大 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