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贾平凹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历久乃成,其鸡望之若木鸡,盖德已全,它鸡无敢应者。
这个故事,我最先不是从《庄子》上读的,是钟国康告诉我的,他送了我一枚印:木鸡养到。
钟国康是我十余年来见到的很奇怪的人。他凹目翘鼻,胡子稀疏,头发长,卷而油腻。老是穿黑衣。似乎背有点驼,前襟显长,后襟短促,一条线绳从领口拉挂在腰间,他说有这条线绳就生动了,其实拴着一个××。行走飘忽,有鬼气。
他是位书家,用笔在宣纸上写字,用刀在印石上刻字。
形状这般的孱弱,他应该低眉顺眼,应该寡言少语,但不,他始终不能安静,走来走去,好激动,表情丰富。不停地要说笑,边说边笑,边笑边说。我见过他在宣纸上写字,墨调的很稀,长锋笔戳过去,几乎是端着水墨,淅淅沥沥地就到了纸上,然后使很大的力和很大的动作,如武术一般,出奇的是墨是墨、水是水,有海风山骨的味道。那场景,能想象李白酒后作诗,李白可能很清高,很潇洒,他却几幅字写成,满身墨渍,尤其用卫生纸按拓,一团一团脏纸在地上丢下一层。在印石上刻字那就更疯了,眼镜往额上一推,好像让头上再多两只眼睛,然后掰块印石,看,看,看得印石都羞了,猛地从怀里掏出刀来,别人的刀都是一乍长的,他的刀一指粗半尺长,简直就是钢凿子!咔,咔,咔,他讲究节奏。他刻印的时候大家都围上来,不敢出声,他却好为人师,讲为什么这个字这样结构,这一刀处理有什么含义,怎么会出现这种的效果啊,他哇哇大叫,为自己得意。
他从来都是自负的,眼里无一人无一物能碍,却同时又都以他括囊。仰观象于玄表,俯察式于群形,他正经地告诉我,他要活到九十以上,他要年年把一些东西加进他的艺术里。我不能准确地读出他有哪些突破有哪些局限,但我在他的书法里读出了金石味,在他的印刻里又读出了毛毫、水墨甚至宣纸的感觉,其宣纸上印石的作品雄沉豪放,感情充沛,生命蓬勃。
关于他**上有许多传言,说他相貌奇异,举止常出人意料。说他饭量极少,精神张狂。说他自制墨和印泥,弄得屋里臭气不散。说他外出开会,车厢就是放一筐印石,三五天回来那印石全刻了,然后一筐一筐的作品就存封在那一间专门的房里。说他**。说来求印的,一枚印二万,若讨价,就二万五,再讨价,就三万,还要讨,便起身送客了。说现在有许多人在**上收集他的旧印,有收集到一百枚的,有收集到二百枚的,还在收集。说有大老板正筹划给他建艺术馆。
我看着他,总想:这是个什么人呀,可能前世是钟馗,今世才一身鬼气,又邪而正,正而大吗,或许是关公门下吧,玩的是小刀,使的却是大刀的气势?
我也送他了一幅书法:木鸡养到。 序三
罗韬
国康于印坛并世诸贤少所许可,或讥曰做,讥曰弱,讥曰熟;然于己作,每拍案称奇,不吝誉词,常擎朱而叹,恨古人之不我见。谛观所作,知其心目之中,自有三百年之绳尺在,非徒佯狂自喜也。
夫印学自明清以降,巨擘辈出,流派纷呈,高明者尚气,沉潜者尚韵,而各具异量之美。至于吴缶庐、齐白石,则犹词之有苏辛,可谓纯阳立极;至于赵叔孺、王福厂,又如词之有周吴,可谓纯阴尽致。后世才贤,欲效一跃之鳞,将何所透乎此乾成坤定之网欤!
国康于印学之得,正不在刚柔门户之别,而悟入山海不二之境。昔苦瓜和尚《画语录》曾言,山含海势、海具山致,“山之自居于海,而海亦自居于山” ;钱默存咏雪窦山诗,于此更取象申意,发挥几尽,一反夫子山仁水智之辨。而以此观物,直可以画山如水,勒水如山,云作石写,石作云勾,泯乎刚柔之分,要在动静相转。
国康治印,其刀以笔为师,冲凿辄有使转柔毫之势;其石以水为师,点面见水墨漫漶之痕,行草之神运于篆隶,飞白之动凝于金石。百炼钢化绕指柔,千秋石现淋漓气,空间感彰进行时,刀笔水石,莫不思出其位,此邓完白或有未尽,张燕昌病于未融。而国康妙运其间,精神灿烂,奕奕纸上,于缶庐苍莽而外增其盘虬,白石劲健而外增其浑厚,或因或革,无不于物物互转之间开一生面,此国康之可睥睨当世,豪气自横者。
易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而国康造艺皆具出位之思,然则国康岂君子哉,直一霸才也! 存我(释文)
书之妙者
其间固有前贤往哲在
而尤须有活生生之自我也
钟国康并记 寄缶庐 (释文)
集泰山
石鼓意加以涨墨出之
老缶知否
阅者必曰
阳春有脚
鬼神有形
壮乎哉矣
安吉师爷
无目同视
可哀矣哉
後学国康未必大快 恐怖 太恐怖了 贾平凹如此评价,钟国康先生应非浪得虚名之人。 {:1_175:}{:1_175:}{:1_175:}{:1_175:} 回复 10# 钟国康
这个活动也同时进行:
下面展开,100元题匾额送《最丑那个的人》活动。
联系以电话信息为准:13502899387
签书样板如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