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泛槎——拨云堂十九人书法展
本帖最后由 半夜蝉 于 2010-7-16 14:05 编辑云海泛槎
——拨云堂十九人书法展
(排名顺序以姓氏拼音首字母为准)
我的“絮”言
筹备已久的拨云堂十九人书法展终于与诸位见面了,也算是了了我的一件心事——毕竟这事由我牵头,且拖了很久。与参与其中的诸位兄长们的热情与耐心相比,我在幕后这样慵懒的操办这件事情,现在想来颇感汗颜。当然,这期间在沪上待了大概几个月的时间,但这个理由是不能拿出来搪塞诸位兄长的,虽然兄长们极为理解和宽容,我却丝毫不敢减少半分自责……
拨云堂始于2007年7月18日,距离现在刚好过去三年。三年,一瞬间。相识于网络,甚或大部分尚未谋面,但已然是故友。彼此性情了然于胸,平时言语亦如兄弟,期间纵情谈艺,偶谈风月,不亦快哉!三年间,零零碎碎举办过几次小的网展,有应征,有临书,有创作……但每次都限于小众而未成气候,以致步履匆匆如白驹过隙。去年秋,我与几位兄长闲谈中提及此事,皆拍手称赞,以为可举。于是依然在匆忙草率中与诸友磋商,遂成了此事。
这期间,我欣然将此事告知蒙中先生,并恳请先生给予题签并写序文,蒙先生爽朗之极,答应下来,于是有了我们面前这件精品题签和清新小文一则,为十九人书展增色甚多,在此深表谢意!
此展,一来作为拨云堂三年来的一次总结,以证三载之进步;二来作为拨云堂兄弟们友谊的结晶,以铭三载之情;三者,是我们集体向师友们呈交的一次作业,期待师友们诚挚的批评和指教!
2010.7.15 蒙中先生题签及序文
拨云见日,相期以槎——写在拨云堂“云海泛槎”书法作品集前
蒙中
儿时写字,描红是交上去的作业,自己下来喜欢在吸水土纸上胡乱写。
没良师,没好帖,几本破字帖一写就是多年。暑假是写字时间最长的,粘只蝉,装在桌上纸盒里,独自坐在窗前,安静惬意地写,边写边听蝉鸣,偶尔举头看窗外天空里的浮云,水塘边的蜻蜓,灰蓝的天,水色清浅,和风净妍,日子好长……
人生苦短,世事多变,现实无时不在用生存法则改变着我们。
早年的玩具、朋友、兴趣、心境、喜乐和忧愁,多半已渺远;一起侃艺术,谈人生的朋友,也各奔东西,难得相遇。
有了网络论坛和QQ,哪怕是最枯燥寂寞的事情——写字,也变得热闹起来。天南海北的朋友,电脑一开,便朝夕‘见面’。
“拨云堂”网友,缘为书法相识于网络,在论坛里发帖,在共享前人未能梦见的资讯同时,也享受着交流的快乐。继而开设了“拨云堂书法交流QQ群”,这些年在圈里影响不小。出作品集,办网络展览,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濡墨来写,真是难得的缘。
我想,群名“拨云”,应该有“拨云见日”有追求正道的意思。
就我而言,写字多年,真感时时如在云端雾里,四顾茫茫何处是彼岸?
年复一年,读书、临帖、思索、求证,写完无数的纸墨,写秃无数的毛笔,在技法的难关前踟蹰徘徊,在前人的妙迹前望而兴叹。辗转反侧,碧落黄泉,无数难眠夜的煎熬,依然不见坦途。所以回想从前的心境,尤其觉得美好和留恋。可现在,反省自己,技艺虽进,笔下却丢掉了童年可贵的纯真,更欠缺了许多走向成熟必备的东西。
人磨墨,书磨人,人成艺成,人艺相合,应是永恒的真理,也是唯一正道。
对于每个书写者而言,面对的最后、最大问题终究是人的问题。一个书者进入到相对较高的层面时,更需要童年般的天真纯粹,哲人般的广袤深厚,由技艺进而探究人生,探求生命最本真的意义和价值。
这是一个书写者的必修课和必由之路。有诤友、直友、谅友,有更多纯粹、坦诚的交流,才会有更多由技艺进而探究人生价值的话题讨论。
“云海泛槎”将写字比做驾一叶小筏,在海洋里巡航,有庄子似的逍遥自得,浪漫不羁,让人憬欣。
荡起这双浆。
拨云见日,相期以槎,与子同泛。 告诸友:
本次展览全部作品共计展品80件(其中对联、册页等均按一件计算),为各位作者之精心力作,其中不乏宏幅巨制,如李翔(米芾门下走狗)的《前后赤壁赋》长卷、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册页,徐博凯(清风半夜鸣蝉)的行书《欧阳修昼锦堂记》、行书欧阳文忠公册页,郭晶(狼湖)是行书《史记·司马穰苴列传》长卷,朱睿行草杨宾《大瓢偶记》长卷等,以及大家熟知的季永(未庄)、朱志国(年庄)、吕斌(坡子吕三)、周少剑(砥庐)、江从武(大江)、徐成上(天狼星下)、朱杰(静池)等的精心力作,以及其他一些不活跃在网络上的国、省展精英如闫增、陈绍禹、高仲明、赵伟力、孙言及潜心学问的陈琳藩、王文博等,为本次展览蓄力而作。如有喜欢收藏本展作品的朋友,请与老弥联系。QQ:592693166 (加好友时请注明江湖) 电话:13012531559
另启:本次展览作品随后将结集印制精美图册,敬请诸友及时关注!
再启:拨云堂拟于近期举行雅集,并聘请资深书法人士授课,有感兴趣者可报名参加本次雅集,日后可加入拨云堂统一活动,咨询及联系方式见上。
作品快速链接 陈琳藩作品 陈绍禹作品 高仲明作品 高仲明作品 高仲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