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上人
发表于 2010-6-18 11:39
有个性!!em1
铁杵
发表于 2010-6-18 11:49
这样的推介,非常的有意义.因为文章是菁华,与临摹创作非常合拍,让人学习与欣赏同步.感谢论坛,感谢楼主!!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在临习时强化了手势顺畅的过程。具体到点画,每个点画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我都予以强化其笔墨形态。而点画与点画之间所形成的各种笔墨关系:比如笔墨的枯湿浓淡等,更是我强化表现的对象。"{:1_203:}
最爱书法
发表于 2010-6-18 13:14
怎么看也是 临的好
赤书堂
发表于 2010-6-18 18:51
本帖最后由 赤书堂 于 2010-6-18 18:55 编辑
在山东大大小小的展事上,看过德田兄的不少作品,但是能够感受这么多照片所反映出来的生活状态却还是第一次。有一句真理格言:艺术来源于生活!这话一点不假,我今天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马德田的形象,这个毫不夸张。记得刘彦湖济南望岳展览上,兄同伯远等一同前往(小弟没有打扰你们哈~~),一举一动,记忆犹新哈!遂对枣庄书法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我不再奇怪为什么那一方水土会造就你们五月书会的和谐,哈哈,这样的和谐在全国估计也很少见!裴将军,我也很喜欢,五月的风格很爽快,大气象,虽然自认为跟五月的名字不大相称,但是大气象是绝对的!北方的五月?呵呵~~~~~也许吧!反正南方没有!!谨祝德田兄及同道们越来越和谐,越来越有大潇洒!
叶雪松
发表于 2010-6-18 19:19
回复 31# 网站编辑
太美了!令人陶醉!
宝象斋主
发表于 2010-6-19 01:28
临帖的意图,不是要临某种碑帖可以达到一模一样,这只是对书法学习浅层次的要求。临帖的最终目标,是要掌握笔性和墨性,获得想写一个什么样的笔画就能写出来的本事,不走形。临帖只是手段,是实现心手双畅、手笔相应的一种方法。宋姜夔《续书谱》云:“夫临摹之际,毫发失真,则精神顿异。”孙过庭《书谱》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临摹逼真,如此才能掌握笔墨造型的功夫。但临摹的“像”,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达到笔墨的操纵自如。临摹,就在于修练笔性,这也是可以任意选一种书体来临摹的理由。
学书法者对临帖应重视,就如同元赵孟頫说:“临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马德田先生临摹作品中可以看出,先生对古代碑帖经典有独到的深入理解和研悟,临诸体,无论是背临还是实临,都做到临帖似帖,形似神似!可见先生在临帖上所下工夫之勤,对临帖的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也诠释了古人“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的临帖之道,先生通过临帖的深化,在创临之间不断的探索,达到临之即入,创之即出的艺术境界,通过不断的临创,先生在书法的形式和内容诸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创作的作品精神气息绵延连贯,古朴俊雅,线条深稳自然,厚重中不失灵动,个性中不失传统,给人一种纯真雅逸、轻松自然的艺术享受。
求马德田先生作品集一本学习!!谢谢!
云南省昆明市江岸小区碧江路14号谭洪俊邮编 650231 电话:13888538891
任学军
发表于 2010-6-19 02:53
祝贺,学习中
磐堂小徐
发表于 2010-6-19 02:55
好作品~学习~
王玮ww
发表于 2010-6-19 06:49
理解了书法,表现了书法,学习
王玮ww
发表于 2010-6-19 06:53
em1e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