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辉
发表于 2010-5-17 10:36
本帖最后由 薛明辉 于 2010-5-18 18:00 编辑
评傅亚成获奖作品《金文集句中堂》
薛明辉
老薛评字的老规矩,就字说字,就事说事,只是发表一下对艺术的观点。其实评字也是很难的活,作者写的字摆在那里,你说差了,作者不满意;你昧着良心胡说,网友不满意。这确实是一个有点技术难度,还需要艺术良知的活。其实评字,就是靠的约定俗成的观点,是我们在看到经典作品后,以经典为标准对所见的书法进行对比,如果说距离经典很近,那肯定是好字,反之就是不好的字。中国书法五千年的历史了,评判的标准早已出来,无非是从字法、笔法、章法乃至气息来衡量作品的高低。
看傅亚成先生兰亭获奖的这幅作品,大的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
篆书金文,现代人掌握的资料应该比古人掌握的资料全,随着大批文物的出土,大量的金文面世,都为当世写金文者提供了鲜活的资料。看傅亚成先生的作品,感觉写得比较经意,一丝不苟,字形美观,得金文之三昧;用笔中锋侧锋并用,比较到位地表现出金文书法的优雅,加上笔墨变化显得作品生动而又情趣;题跋的小楷写得能够开阖自如,不与人同,有一种雅逸之美;当然,人不可能是全能的,落款的行书感觉就一般,和内文的篆书及题跋的小楷就稍逊一筹。
这幅字的章法也与众不同,白纸的内容后两段小楷题跋,正文结束后又添加了黑色的落款,且用白色书写,临了,还又添加了红色。整个作品应该是下了一些功夫的,毋庸置疑,这件作品应该是本届兰亭一等奖中比较名至实归的作品。
说了好处,再谈谈不足。感觉作者写的时候太经意了,处处留心,尽量做到尽善尽美,但这种经意,造成了作品缺乏一种高古气息,缺乏一种沧桑感。如果作者写的时候,能够再放开一些,能够再洒脱一些,估计作品的气息会上一个更高的层次。再者说章法,有人说这样的章法很独特,甚至以为评委也是看重了这一点。本人对此的看法是,作品可以装饰,可以做颜色上的搭配调整,但不宜过花。就傅亚成先生这件作品的黑色白字的落款,本人不敢恭维,白色估计是国画颜料,没有调匀,一行字显得很弱,不应该是锦上添花,而是失败。如果换了黄色,还是黑字去写,可能效果要好一些。至于那个红色的色带,更是没有必要的狗尾续貂。
从作品本身来看,傅亚成先生应该受了河南书法家刘颜涛的影响,这幅作品无论从字形、用笔上,都有刘颜涛的影子。在书法创作的道路上,我感觉还是要写出自己的风貌,写出自己的风格为上,所谓“不与人同,避免僵化”,就是这个道理。
许少孺先生在第二届墨海弄潮的作品集学书感悟中说过大致这样意思的话,书法大家写到一定程度后,下面最主要看的是运气了,余信然。
薛明辉
发表于 2010-5-17 10:36
说实在话傅亚成获得本次兰亭奖也在情理之中。为何如此说呢,具我了解,自1987年河北省首届书法篆刻评展获奖 ...
燕赵书圣 发表于 2010-5-15 10:45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有道理,的论。
侯勇
发表于 2010-5-17 11:12
回复 31# 薛明辉
期待。。。。。。。。。。。。。
梅花草堂
发表于 2010-5-17 11:36
山寨,作品也是山寨。
这个好像是山寨河南安阳的刘颜涛先生的。
山寨时人能获奖,也是中国特色。
五味堂主人
发表于 2010-5-17 13:29
傅亚成的这幅作品还是不错的
形式没的说
中堂加竖条
颜色搭配很有个性
在创作如此多字的书法作品上
做到没有错别字已经很不容易了
梅花草堂
发表于 2010-5-17 16:35
傅亚成的这幅作品还是不错的
形式没的说
中堂加竖条
颜色搭配很有个性
在创作如此多字的书法作品上
做 ...
五味堂主人 发表于 2010-5-17 13:29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冒昧说一句:五味先生,没有错字就可以获奖,那么兰亭奖的含金量是不是太低了?
个性的问题,花里胡哨就是个性,芙蓉姐姐、犀利哥也是个性,那我们真要思考兰亭的含金量了。
山野村夫,冒犯了!{:1_206:}
万盛贾秀平
发表于 2010-5-17 17:26
em1em1
五味堂主人
发表于 2010-5-17 17:28
冒昧说一句:五味先生,没有错字就可以获奖,那么兰亭奖的含金量是不是太低了?
...
梅花草堂 发表于 2010-5-17 16:35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的意思是对于大多数书法家来说
用大篆乃至金文进行书法创作是很难的事情
如果把古文字关彻底过了
来进行书法创作就是不小的成功
前端时间的“篆书展”
观察到好多评委对篆书的文字是很苛刻的
有很多写的不错的作品因为文字有错误而枪毙
站在这样的立场来看傅亚成的这幅作品
我觉得还是很有高度的
至于说他的形式叫做“花里胡哨”
我觉得这个书法形式的把握都应讲求一个“度”
如果搞成花花绿绿的作品
显然不太适合书法艺术的审美
但是傅亚成的作品即使使用了黑色、红色
但是并不俗
你觉得呢?
梅花草堂
发表于 2010-5-17 17:45
回复 38# 五味堂主人
写古文不识篆,是时代的悲哀。没有错字能获奖,更悲哀。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书法家不能沉下去下工夫,靠集字创作,是中国书法的悲哀。
至于装饰问题,请问五味先生,你何时见吴缶翁装饰了,何时见黄宾叟装饰了?
傅先生的黑底白字的装饰,白色不匀,大有画蛇添足之感。五味先生,意下如何?
凶猛的狼
发表于 2010-5-17 20:33
值得学习 谢谢提供,继续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