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园子 发表于 2010-5-30 14:32

em1em1em1观先生作品书画   印俱佳书法以楚简见长   绘画以淡雅为韵有八大气息篆刻以细朱文印为根基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学习欣赏了
望仁兄赐作品集学习学习
我的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第五中学邱嗣强邮编741000电话13359386126{:1_216:}em1em1em1

张宝 发表于 2010-6-2 16:26

本帖最后由 张宝 于 2010-6-2 16:30 编辑

久闻大名,后学顿首!face13 我主要研习书法,偶尔学习一下国画,学生不揣浅陋,品学一下老师的大作,不当之处还请见谅:品诗:诗对于我来是实在是门外汉,在我的眼里,凡是能反映自己心境的都是好诗!   雨窗秋山半窗秋山一卷书,   几许秋雨裁瘦竹.   晴时秋光无限好,   坐看云卷与云舒.多好的意境啊,把诗人的那种文人精神刻画的淋漓尽致!em1 品书:我们知道,篆刻要想有高层次必须书法要好,许老师给我最初、最深刻的印象的是圆珠文印,那真是炉火纯青,这些年受几位当代大家的教诲,老师又向楚简汲取营养,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书法追求淡远、古雅的书风,字法灵动、醇和自然,如品茅台老酒。味道十足,回味无穷。em10 品画:观其画作:      一、意在笔先,得心应手。读老师的画,没有浓墨重彩追求的应当是沉静简远的画风,仿佛在一个墨彩交相辉映、碰撞勃发的张力场中,感到一片生机和奕奕神采,能充分领略到他的才情、信念、学养。前人认为气韵是山水画的灵魂。这说明山水画的终极目标是合于自然法则的身心运动,必须以情感及胆识驾驭笔墨,从而达到:不意如是而忽然如是“的境界。老师的画作我认为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这里可以看出有吴悦石老师的影响。佩服!       二、意境深远,他在三个地方给我印象最深,其一,气脉贯通。 在画面中,各种形式因素在起、承、转合中交接,呼应得非常自然,显得非常有生气。其二,色墨和合。寓色与笔墨纸中,光彩溢于言表,在形式表现力上也非常突出。其三,创作态度。老师似乎十分珍视清、淡、简、远的文人画趣味。em5 品印:许老师老师有自己的艺术思想和美学思想,作品从篆法、线条、构图等方面入手加以重新塑造。作品非常注重线质、线形、线构的打造和锤练。力求在急速的凿刻中自然地表现出刀感和笔意,不允许有呆滞、暮气或轻滑、飘浮的线条出现。每根线条都在起、行、收处交待清晰、起伏多变、韵律悠长。尤其在虚实关系的把握上更为用心,实处必实,虚处不虚,从全局出发,决不轻率地放过每一个细节。运刀粗中有细,这些特质构筑了强烈的艺术面目。em10 严重学习!希望能惠寄作品集学习!后学顿首!拜谢!2007_BL

张宝 发表于 2010-6-2 16:31

em16呀!

怎么都有收到的了,没有公布名单,学生才看到此贴,不知道晚没晚?em20

慕石 发表于 2010-6-2 18:27

本帖最后由 慕石 于 2010-6-2 18:28 编辑

em1em1
感谢许先生,
感谢书艺公社,
《书画中国》杂志今天收到,
内容非常精彩!

违而不犯 发表于 2010-6-3 09:54

谢谢许先生 版主 书画中国已收到 非常精彩

不落别处 发表于 2010-6-3 13:55

支持下支持下

不落别处 发表于 2010-6-4 10:02

支持支持

不落别处 发表于 2010-6-4 10:02

支持支持

不落别处 发表于 2010-6-4 10:02

支持支持

薛正林 发表于 2010-6-4 13:26

em1em1em1
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查看完整版本: 【剑胆琴心】许元庆诗书画印展(2010.4)——三重大礼赠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