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古 发表于 2010-3-28 21:24

本帖最后由 崇古 于 2010-3-28 21:25 编辑

帖学高手!你写到这地步,让我们还怎么写啊。
求乐为兄作品集一册。
江苏省启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顾健红

江智猛 发表于 2010-3-28 22:19

飘逸隽永,从容淡雅
                                  ——观郑乐为老师作品网展有感
                           江智猛
      寅年国泰,春暖人间。值此阳春三月,万物勃发之际,阅览网上乐为师展出部分精品佳作,仰慕、祝贺!郑老师以行草书享誉书坛。其立足二王、颜鲁公、孙过庭、米元章诸大家,写得悠游而振奋,气定而神闲。可以看出书家进入创作时的亢奋状态,但摒弃剑拔弩张之气。也许从中可以领略到一个成熟书家的心理定力。孙过庭《书谱》云:“好异尚奇之士,玩体势之多方;穷微测妙之夫,得推移之奥颐。”郑先生似乎颇能体悟孙过庭《书谱》之道。他在乎作品的气势营造,但远离“尚奇之士”,不以奇诡争奇斗狠,不以忸怩作态摆谱,而是注重每个汉字的个体做“穷微测妙”之功,体悟“推移”之奥颐,极尽精微与架构,具体落实在每个独立的充分体现生命状态的单字“结构”上。赵孟頫的“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而异”,在实际演绎过程中,实际上两者不得偏废,且形影不离。他常展纸挥毫于春雨淫淫之时、舞文弄墨于夏日炎炎之际、吟诵经典于秋风瑟瑟之里、品鉴书画于冬雪漫漫之间,以吸取传统人文之精华,以获得浩瀚书海之灵气。坦坦荡荡,放浪形骸于物质之外;光明磊落,笑傲人生于天地之间。对于书法,他有着与生俱来的嗜好和天赋,其少年有志,问字习印,日课不辍,终于在全国书坛崭露头角。
       清人姚孟起曾评述:“清则净、净则古、古则新”,可谓妙矣!“清”、“净”去“浊”、“俗”。从“右军本清真”的王羲之直到“清鲜明净去俗尘”的林散之,中国书法的神奇魅力就在这“清如几许”中蕴含了千年而至今长存。书之要义,贵在得法,妙以致用。“常变者体貌,不变者精神”。精巧与畅达、简明与清蔚,于清逸中透析高洁的精神,于清刚中显示倔强的风骨,这就是郑乐为老师书法艺术审美特征的定位与高度。明人贝琼称:“务速者不暇工,惰而不进者不能工。心思之精,如弓人之弓;发之不苟,如羿之射,然而可言其工。”郑的行书有一种清空疏淡华滋润泽之美,字距疏朗,行距疏朗,显示书写的轻松,传递给了欣赏者。明人谢榛很生动地说:“官话使力,家常话省力;官话勉强,家常话自然。”郑师属于后者,不像有的书者,过于下力,咄咄逼人。书法技巧有一个特点,就是讲究由粗而精,因此需要锤炼。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出郑老师的行书属于“雅”的一路,不走民间写经小楷的“朴”,体现的“雅”不是古雅,而是清雅,清澈,清洁。清人李渔称:“洁净者,简省之别名也。洁则忌多,减始能净”,这是很有道理的。技巧是书法家贯注自己审美趣味的一个手段,为了真实地表达,可以看出,他是以一种很淡定的心态来持守、运用技巧的,很纯、无杂质。元人顾瑛认为“欲雅而正,志之形之。一为物所役,则失雅正之音。”林老师的书法可谓极具生命力,一横之中有变化,一竖之中有起伏,一点之中有方圆,可谓变化莫测,整体章法气势畅通,韵味生动,苍朴中蕴含清灵,流美中透着奇拙。从实临到意会,朝夕与古人为伍,和经典对话, “唯恐笔下无古人”。她在营造一个古雅经典、近乎完美的艺术空间,营造属于自我的完整、饱满的艺术语言与视觉图式;不把书法当作重复古典的躯壳或符号,而是倾注一种对艺术的终极关怀,贯注一种生命力的表现,是把握书法本质的再创造。因此,观其作品无论巨制还是小品,她的行书,辄显鲜活跳跃,生气十足,古风扑面,个性鲜明,这是我们看到近年在正书展、全国展等诸多大展大赛中能够频频获奖入展的必然所在。

   汉代哲人杨雄说过,“书心画也”。历代对书法品评把“字如其人”作为一条重要的标准,所谓“字如其人”即是“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 我认为古人“德成为上,艺成为下”的训诫,郑老师已行在道上。他是个勤勉、多思、执着的人,始终明白自己的使命,自己的位置,所以能锲而不舍,穷且益坚,把所思、所悟、所为、所得,融会贯通,去伪存真。假以时日、厚积薄发,必有大成。
“问得墨香哪里来,一生心血都倾砚”!祝郑乐为老师书法网展成功!祝叶武先生快乐大吉!!无缘拜谒两位先生,实为憾事,拜求斋号一幅(日知斋)、作品集一本,励学究习,不知可否?通联见下方:
江智猛,福建省龙海市文体局副局长、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龙海市诗词学会会长。
电话:139601298680596—6588588
详细地址:363100福建省龙海市石码镇九二0路114号

mnbvcx 发表于 2010-3-29 07:59

{:1_203:}em1em1em1em1em1em1

吴邦志 发表于 2010-3-29 20:36

回复 162# 江智猛 代乐为兄感谢江先生的长篇幅评论。{:1_193:}

xiejichang 发表于 2010-3-30 09:14

首先祝认识自己——郑乐为书法展圆满成功!认真看了郑乐为先生的网展的所有作品,受益良多!郑乐为先生书法书风清雅温润、秀逸蕴藉,真率潇洒,增加了书法形式美、传统文化蕴涵和观赏感的丰富性。其行书意在“二王”,气韵流动,流畅通达,尽现古意,既有间看似单纯,实则稔熟,美在治范,十分难得。结体疏松而均匀精准,线条顾盼,丰润灵动,章法疏密恰当。法度严谨而不失清秀俊逸之姿,蕴籍含蓄,内韵毕现,古意昂然。法度精准严谨,高质量的笔法和线条,尽现郑先生深厚的书写功力,不由得令观赏者叹服。传统功力极深,显现出极深的文化底蕴,同时又突破传统,在章法上很有新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枯润相间、浓淡相宜;线条洒脱、有弹性、富有层次感。郑先生草书作品得益于自叙帖,笔墨酣畅淋漓,用笔狂放不羁,是***的表达,线条的舞蹈, 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 。用墨技巧娴熟,气韵生动;字体大小穿插,疏密有致,点划变化丰富,方圆兼济,动静相熔, ***澎湃, 狂放不羁.线条流转而优美,结构狂放而随心;作品一任自然,随性而行。使作品流露出一股质朴的清雅之气。布局格调新颖、错落有致、俯仰得体;无法而有法,情寓于法中,随心所欲不逾矩。愿郑先生坚持不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求一本作品集学习,谢谢!!132500
吉林省蛟河市实验小学谢吉昌电话:13894282599

吴邦志 发表于 2010-3-30 11:41

回复 165# xiejichang


    经常看到谢吉昌老师的精彩书法品评文字,谢谢!

心远楼 发表于 2010-3-30 12:23

em1 em1 em1 em1 em1
    郑乐为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青年书法家。看了他的作品后,就被他热情奔放,用笔酣畅、气势宏大的作品深深吸引了,飘逸潇洒,气韵空灵,不仅有***挥运,还有柔情诉说,十分佩服。
    郑乐为老师的书作,字里行间那耐人寻味的气韵尤为吸引我:正气豪气涤荡,灵气逸气氤氲。草法灵犀自运,别出机杼,收纵自如,提按得宜,使转有度,线条质感富有弹性,笔法多变,在***的荡漾下,点画却不失精到,此为当今书坛难能可贵者。笔墨酣畅淋漓,用笔狂放不羁, 是***的表达,线条的舞蹈, 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 用墨技巧娴熟,气韵生动;字体大小穿插,疏密有致,点划变化丰富,方圆兼济,动静相熔, ***澎湃, 狂放不羁; 线条流转而优美,结构狂放而随心;其结字气象豪迈,浑然古质,于平整之处见险绝;作品布局格调新颖、错落有致、俯仰得体;无法而有法,情寓于法中,随心所欲不逾矩。其线质呈现出刚柔相济、动静相宜的特质,即有豪放之气,又蕴含温文尔雅的书卷之风。
    明代倪后瞻《倪氏杂著笔法》有言:“凡欲学书之人,功夫分作三段:初段要专一,次段要广大,三段要脱化。……忽然悟门大启,层层透入,洞见古人精微奥妙,我之笔底迸出天机来,变动挥洒。”由此我们可以明了书法之道的途径、次序、任务,以及所涵艺术进境的普遍规律。进而言之,成功之果与所致之由,亦在其中。这是经过历史和事实所证明的。真有个中经历者,冷暖自知,大非易事。明眼细心之人,会从郑老师的作品本身察出他在艺术研习和表现上的“来踪去迹”,作品的美质含量和深刻程度,以及蕴涵和折射出的艺术思想与审美理念。这些丰富的信息均存在于作品之中,或隐或显,由微见著,因表及里,作品本身即是最佳的载体和镜子,客观显示和主观追求自然也寓于其中。艺术探索是无止境的,成熟的书法家必有更高的理想。我们期待着郑乐为老师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继续攀登,再创佳绩。
    最后祝郑乐为老师在新的一年里艺业进步,万事如意!!
    希望获得签名作品集学习,谢谢!


-----------------------------------------------------------------------------------------------------------
321100      浙江省兰溪市教育局   寿建刚    电话 13706897290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兰溪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吴邦志 发表于 2010-4-1 11:46


一楼新增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老师题“郑乐为书法展”展标。
言恭达老师非常关心乐为此次书法网络展,专门登录观看,并对帖子标题字体制作提出建议,又专门题写了展标。谨向言恭达老师表示衷心感谢!!

王品墨 发表于 2010-4-1 13:05

em1em1em1

心远楼 发表于 2010-4-2 10:02

em1 em1 em1
    郑乐为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青年书法家。看了他的作品后,就被他热情奔放,用笔酣畅、气势宏大的作品深深吸引了,飘逸潇洒,气韵空灵,不仅有***挥运,还有柔情诉说,十分佩服。
    郑乐为老师的书作,字里行间那耐人寻味的气韵尤为吸引我:正气豪气涤荡,灵气逸气氤氲。草法灵犀自运,别出机杼,收纵自如,提按得宜,使转有度,线条质感富有弹性,笔法多变,在***的荡漾下,点画却不失精到,此为当今书坛难能可贵者。笔墨酣畅淋漓,用笔狂放不羁, 是***的表达,线条的舞蹈, 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 用墨技巧娴熟,气韵生动;字体大小穿插,疏密有致,点划变化丰富,方圆兼济,动静相熔, ***澎湃, 狂放不羁; 线条流转而优美,结构狂放而随心;其结字气象豪迈,浑然古质,于平整之处见险绝;作品布局格调新颖、错落有致、俯仰得体;无法而有法,情寓于法中,随心所欲不逾矩。其线质呈现出刚柔相济、动静相宜的特质,即有豪放之气,又蕴含温文尔雅的书卷之风。
    明代倪后瞻《倪氏杂著笔法》有言:“凡欲学书之人,功夫分作三段:初段要专一,次段要广大,三段要脱化。……忽然悟门大启,层层透入,洞见古人精微奥妙,我之笔底迸出天机来,变动挥洒。”由此我们可以明了书法之道的途径、次序、任务,以及所涵艺术进境的普遍规律。进而言之,成功之果与所致之由,亦在其中。这是经过历史和事实所证明的。真有个中经历者,冷暖自知,大非易事。明眼细心之人,会从郑老师的作品本身察出他在艺术研习和表现上的“来踪去迹”,作品的美质含量和深刻程度,以及蕴涵和折射出的艺术思想与审美理念。这些丰富的信息均存在于作品之中,或隐或显,由微见著,因表及里,作品本身即是最佳的载体和镜子,客观显示和主观追求自然也寓于其中。艺术探索是无止境的,成熟的书法家必有更高的理想。我们期待着郑乐为老师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继续攀登,再创佳绩。
    最后祝郑乐为老师在新的一年里艺业进步,万事如意!!
    希望获得签名作品集学习,谢谢!


-----------------------------------------------------------------------------------------------------------
321100      浙江省兰溪市教育局   寿建刚    电话 13706897290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兰溪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查看完整版本: 认识自己——郑乐为书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