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临写石门墨未干
此帖临的是不错!作为参考也是可以的.就是不要当成主业了。
[原创]临写石门墨未干
我觉的可以临,感受何的意趣。我也写过何的张骞,但没有堂主写的好呀。[原创]临写石门墨未干
下面引用由羽一先生在 2004/12/03 01:47am 发表的内容:此帖临的是不错!
作为参考也是可以的.就是不要当成主业了。
羽一总斑竹说的有道理,清代的书家习气较重,作尝试可,作方向性则误。 :em02::em01:
[原创]临写石门墨未干
下面引用由好大王在 2004/12/03 08:51am 发表的内容:我觉的可以临,感受何的意趣。我也写过何的张骞,但没有堂主写的好呀。
谢谢您的精辟评述,感受何的意趣是主旨,学其面目则自误自耽。 :em01: 看线条按多于提,粗并不代表有力 啊!看怀素的草书,何尝有重按的呢?但还是有千钧之力呈现在我们眼前!此作线条都呈扁平,特别是第一幅,更甚!后两幅稍好。因此作没有对比,只能作这样的评说,凭直觉说话。如能把原作摆在一边,或许就方便多了。
如有不当之处,望多指教。 是临何子争 我也临过何的,不过不能当参考一下!主要还是原帖 原帖由 息州简在峰 于 2006-10-18 09:14 发表
看线条按多于提,粗并不代表有力 啊!看怀素的草书,何尝有重按的呢?但还是有千钧之力呈现在我们眼前!此作线条都呈扁平,特别是第一幅,更甚!后两幅稍好。因此作没有对比,只能作这样的评说,凭直觉说话。如能 ...
说的很好,您的直觉是很准的。谢谢! 原帖由 zhangcx 于 2006-10-30 16:19 发表
是临何子争
是,大家说最好是临原帖好些。 原帖由 朱振华 于 2006-11-2 11:06 发表
我也临过何的,不过不能当参考一下!主要还是原帖
是,原帖我正在临,改天发来,望大家批批!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