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陈 发表于 2004-7-3 17:24

代发羽一先生临书

临宋人行书

雨悦 发表于 2004-7-3 17:54

代发羽一先生临书

、、

烟雨江南 发表于 2004-7-3 20:13

代发羽一先生临书

怎么还是周慧君啊!

狂草王 发表于 2004-7-3 20:22

代发羽一先生临书

羽兄,在此,老狂郑重指出:
尽早摆脱掉周氏书风的用笔特点,轻装上阵。这是你的一个坎儿,过了这个坎儿,海阔天空。

九天揽月 发表于 2004-7-3 22:59

代发羽一先生临书

收放平衡方面要胜过那周。周太紧了,不会放。
先生学过朱耷?

羽一先生 发表于 2004-7-3 23:42

代发羽一先生临书

   看了上面几位说后,立即下机回家,拿出有关法帖,比较,对照,书写,反复如是,突然感到:必须拉开(而且要拉的相当开)所临法帖的风格!尽管是古帖!以前临习的范本尽管在表面上无相连处,但实质上还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必须斩断这种连系!
   决定再下功夫!也许再过几时会有新面貌出现!
   还有一感:网友评说必须客观对待,自己心中也应有杆称,否则也难啊!
   多谢多谢!

水墨才子 发表于 2004-7-4 08:41

代发羽一先生临书

相片处理的太亮了,加一点对比,减一些亮度

飞刀 发表于 2004-7-4 10:08

代发羽一先生临书

在临摹过程中要想去掉一些习惯是很难的,有一些恐怕终生也去不掉了.
如何处理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很重要.

说一下 发表于 2004-7-4 13:13

代发羽一先生临书

   取法太接近确实会出现风格雷同,你的“拉开说”是对的。

雨悦 发表于 2004-7-4 14:06

代发羽一先生临书

下面引用由说一下在 2004/07/04 01:13pm 发表的内容:
取法太接近确实会出现风格雷同,你的“拉开说”是对的。

如果雷同到周第二,不是也好么?:em14:
呵呵……,瞎说说的…… :em15: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代发羽一先生临书